首頁 > 疾病知識 > 婦科疾病 > 黃體囊腫破裂治療

黃體囊腫破裂治療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7.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黃體囊腫破裂屬於卵巢破裂的一種,可以自然破裂,也可以由外傷引起。外傷性破裂黃體破裂常常因爲腹部受到重擊、性交、婦科檢查穿刺等引起。囊腫破裂後,囊內內容物流入患者腹腔,引起腹膜刺激症狀以及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狀,是婦產科的急診。
黃體囊腫破裂治療
黃體囊腫破裂治療

卵巢成熟卵泡或者黃體由於某種原因發生包壁破損出血,嚴重者可造成大量腹腔內出血,被稱爲卵巢破裂。有卵泡破裂、黃體或黃體囊腫破裂兩種。已婚、未婚婦女均可發生,生育期年齡段婦女最爲多見。

在發生黃體囊腫破裂時,一般有2種治療方法,一般治療和手術治療。

1、一般治療:此種治療方法適用於症狀較輕的患者,多臥牀休息,嚴密觀察,同時服用以活血祛瘀、攻堅破積爲主要功效的中藥,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清熱解毒的藥物。

2、手術治療:此類治療方法適用於內出血過多並且有休克症狀、病情危急的患者,應當立即進行手術,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期。

黃體囊腫破裂的病因

黃體囊腫可自行破裂,也可在受到嚴重外傷後發生破裂。下面一一爲大家介紹,黃體囊腫發生破裂的具體病因。

1、卵巢功能變化:過度冷浴熱浴,長期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或者是植物神經系統影響引起患者卵巢酶系統的功能過度活躍,都能夠引起卵巢功能變化,造成出血傾向或者凝血障礙。

卵巢破裂:劇烈運動、抓舉重物以及腹部擠壓碰撞等行爲都可以引起卵巢破裂,出現下腹部疼痛,甚至可能波及全腹。

3、卵巢充血:子宮脫垂、盆腔炎症、急慢性闌尾炎等均可引起卵巢充血,從而引起黃體囊腫破裂。

4、血液變化:患者在來月經之前因爲傳染病、貧血、營養不良等情況,引起血小板部分損害以及血液成分改變,導致出血,最後引起黃體囊腫破裂。

卵巢破裂與身體其他器官發生破裂的原因有所不同。其他器官的破裂多是由於外力性的損傷卵巢破裂索然也有外力原因,但在多數情況下,其是一種自發性破裂形式。

黃體囊腫破裂的症狀體徵

黃體囊腫破裂因爲缺乏典型症狀,所以診斷困難,且常常發生於腹部右側,容易與急性闌尾炎、宮外孕混淆。想要做出正確診斷,最關鍵是仔細詢問患者月經史並且結合臨牀表現與檢查,全面分析。

黃體囊腫破裂時間與患者月經週期有一定關係,可以作爲疾病診斷的主要依據。80%左右的黃體或者黃體囊腫破裂,一般都發生在排卵期後,大多數發生於月經週期末期1周左右的時間,偶爾可以在月經期的第一二天發病。

黃體囊腫破裂患者一般沒有月經不規則病史或者閉經史,超過一半患者在月經中期或者是月經前發病,起病急驟,下腹突然劇烈疼痛,短時間內即可變成持續性墜痛,隨後可逐漸減輕或者又轉劇,偶爾可伴有噁心嘔吐,一般無陰道流血,腹腔內出血嚴重者可有嚴重休克症狀。

黃體囊腫破裂輕型者的下腹部僅僅只有輕度觸痛,常常發生於身體右側壓痛點,在馬氏點的內下方,位置較低。重症患者,下腹部觸痛明顯,伴有反跳痛,但腹肌強直現象沒有泛發性腹膜炎明顯。患者宮頸舉痛,宮頸兩側穹窿部有觸痛,子宮正常大小,移動宮體時疼痛加重。內出血過多時,可明顯感到附件區或者後穹窿膨滿,有時可觸及增大的卵巢。

黃體囊腫破裂的鑑別診斷

黃體囊腫破裂臨牀症狀不明顯,常易與急性闌尾炎以及輸卵管妊娠破裂或流產發生混淆,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1、急性闌尾炎:黃體囊腫破裂常發生於右側較多,容易被誤診爲急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的起病點常爲上腹部痛或者滿腹痛,然後漸漸侷限於馬氏點,噁心嘔吐症狀較爲突出,壓痛、反跳痛以及腹肌強直現象都較爲明顯。急性闌尾炎宮頸舉痛和子宮移動性疼痛都比較輕微,但卵巢破裂與其完全相反。

2、輸卵管妊娠破裂或者流產:黃體囊腫破裂也容易被誤診爲輸卵管妊娠破裂或者流產,但在治療之前,如果能夠仔細詢問患者月經史,留意病變發生在月經週期中的時間,一般都能夠鑑別出來。輸卵管妊娠患者常伴有短期閉經史,陰道出現過少量流血,腹痛反覆發作,盆腔觸疼感明顯,可以捫到包塊。

黃體囊腫破裂的飲食注意

卵巢破裂是生育期婦女的常見婦科病,一般可以分爲濾泡破裂以及黃體破裂兩種。卵巢黃體發生破裂有一定危險性,絕大部分發生在月經週期的第20到26天。那麼,卵巢破裂的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飲食宜清淡:多食用富含足夠營養的食物,糾正偏食及不科學、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少吃刺激性食物、海產品。多吃牛奶、菠菜、香菇、瘦肉、雞蛋、鯽魚、蘋果、花生、黑米等水果蔬菜。

2、做完手術後要多多補充蛋白質,如雞蛋,同時多喝牛奶,多吃雞魚、蔬菜水果,多補充維生素E和B2,保養卵巢,恢復身體抵抗力。

總而言之,患者在卵巢黃體破裂發病後,一定要立即去醫院診治,千萬不要自行濫用止痛藥,以免掩蓋症狀,影響醫生的正常診斷,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