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兒童疾病 > 小兒腸套疊術後護理

小兒腸套疊術後護理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有時候,如果一種疾病沒有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幾乎都是不會關注的。但是,多瞭解一些疾病也並不是什麼壞事。面對小兒腸套疊,很多媽媽都是一臉萌比的。其實,這是兒科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症,也就是某一段腸管套入相連的腸管了,從而出現腸梗阻的情況。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小兒腸套疊術後護理
小兒腸套疊術後護理

先來掃盲一下,急性的小兒腸套疊多發生於嬰兒期,也就是孩子4-10個月的時候,到了2歲以後隨年齡增長會逐年減少。

出現腸套疊之後,一定要及時就醫,並且接受醫院的治療,特別是術後,爸爸媽媽們要更加註意孩子的情況。具體該如何護理?

1、疑似腸套疊後,不要吃東西

要知道腸套疊是會影響飲食的,並且伴有嘔吐的情況出現,所以千萬不要再給孩子吃東西,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負擔。

2、術後注意飲食很重要

合理的飲食是術後護理的一大功課,只有合理的飲食才能保持孩子的腸道功能正常,而且不要突然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哦。

3、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很多家長可能都未必會注意到這一條,總以爲腸道與溫度沒有關係。其實,避免腹部受涼是可以防止氣候變化引起腸道紊亂的。

4、預防腸道感染

這也是與飲食息息相關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說,病從口入。那麼,術後預防腸道感染從飲食開始,注意母乳餵養,防止疾病進入口腔。

這些護理,你都知道嗎?一起來關注術後護理,讓孩子得到最完整的保護吧!

小兒腸套疊的原因

要想真正的不擔心,那麼,瞭解小兒腸套疊的原因也很重要!這樣也可以幫助家長更瞭解其治療哦!那麼,腸疊套是怎麼引起的?

1、飲食的突然改變

我們都知道腸胃通常是與我們的飲食有關,那麼當孩子出現腸套疊的時候也很有可能是因爲飲食的原因,而且一般在4個月至10個月的孩子是高發,在這個階段明顯能發現,孩子會處於母乳餵養,以及奶粉補給、輔食餵養的階段,所以,很多孩子可能是沒適應,就會出現了腸套疊。

2、病毒感染

腸腺病毒的感染也是會引起急性腸套疊,以及我們常說的輪狀病毒感染,都會引起急性腸套疊!

3、食物的刺激

比如突然吃辣,或者吃酸的食物,引起了腸道刺激,從而導致腸痙攣和腸蠕動,進一步就會發生腸套疊。

4、先天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也是腸套疊的主要危險因素,一些腸套疊患者也患有這種疾病。

可能有些原因,是家長們從未意識到的。

小兒腸套疊的表現

很多新手媽媽,其實對於孩子身體的一些不適,並不會太敏感,特別是面對一些出現常規症狀的疾病。那麼,小兒腸套疊具體有哪些表現?到底孩子發出哪些信號,就能辨別是不是腸套疊了?

每次,孩子不舒服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哭鬧。那麼,出現腸套疊的時候肯定會有哭鬧,甚至是出現嘔吐的情況。

其次,關注孩子的便便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便便當中發生果醬樣血便,再觸摸腹部有臘腸樣包塊時,基本就可以做出初步判斷了。

所以,做個有經驗的媽媽也很重要,可以讓孩子少遭罪。在這個時候,就要立馬送醫,有必要的話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腹部超聲檢查。

小兒腸套疊的表現,爸爸媽媽瞭解一下,日常要多留意小孩的情況,避免出現症狀時不能及時發現。

小兒腸套疊嚴重嗎

很多爸爸媽媽或許都不知道小兒腸套疊到底嚴不嚴重?

其實,小兒腸套疊是較爲嚴重的。因爲病情較爲兇險,且嚴重的情況下,或者是發現較遲的情況下,還得采取手術治療,存在着較大的風險。

腸套疊自然是會影響孩子的腸胃,影響到飲食,從而影響到營養的汲取。在生活中,一旦出現症狀,及時就醫,並且協助醫生進行剖腹手術治療。術後要注意增加數量和質量以幫助恢復腸道功能。

當發生腸套疊還沒超過12小時,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避免手術治療,進行空氣灌腸復位;灌腸後,還要觀察孩子的通便情況。

已經發生過腸疊,就應該提高警惕,注意飲食,避免再次的發生,並儘早送醫院就診。

可以說小兒腸套疊是有一定的嚴重性的,還是得多關注!

小兒腸套疊術後飲食

我們都知道,胃腸道與人們的飲食是息息相關的,小兒腸套疊當然也會影響到飲食,那麼,一般術後除了做好日常護理之外,在飲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當手術後,在圍術期間要進行科學的飲食控制,如放置引流管,攝入流質的營養。到了後期,在飲食上也有很多的禁忌事項呢!

1、宜吃易消化食物

可以選擇一些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易消化食物,既可以幫助孩子補充營養,又可能減輕腸道負重,更好地消化,如雞肉、鱸魚、菠菜、白菜、獼猴桃、木耳菜等。

2、忌吃刺激辛辣食物

當然,小兒腸套疊術後忌吃含刺激性、纖維高的、生冷的食物,如韭菜、大蒜、大蔥、香菜、奶油等。

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要跟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瞭解清楚術後的飲食方式,以及飲食禁忌。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