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兒童疾病 > 早產兒智力發育標準

早產兒智力發育標準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很多孕媽媽懷胎十月在等待寶寶降臨的那一刻,是非常激動的,但是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好,導致自己胎兒的早產,不過還是有很多最大的媽媽們比較關注早產兒的智力發育。下面就看一下早產兒發育的標準。
早產兒智力發育標準
早產兒智力發育標準

早產兒子裏發育是有一定的標準,媽媽可以通過觀察自己寶寶的現象和這些標準進行比較一下來確定自己的早產兒是不是擁有正常的智力。

早產可以與正常的2個月嬰兒進行比較。當然,如果孩子的出生體重在正常範圍內,可以與同齡兒童進行比較,只要它在正常範圍內,不用擔心。

早產兒的體重增長標準早產兒出生後3個月以內,體重以20克/天/公斤體重的速度增加。以出生時體重1.5公斤的早產兒爲例,每天增加體重應該是20X1.5=30克;一個月是20X1.5X30=900克。還是以體重1500克的早產兒爲例,出生後半個月內體重增加一般在250~500克之間;第一個月內應該增長750克左右。體重增長應該是一個先快後慢的過程。

如果早產兒出生後,3個月內體重增加明顯低於上述值,可能是由於餵養不當,胃腸道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出生3個月後,早產兒的體重會逐漸接近正常嬰兒。 測量早產兒的長度是臨牀工作。通常,有指導餵養的重量標準。

早產兒智力發育情況

很多媽媽對於早產兒的概念並不是那麼的瞭解,尤其是躁而自立更不知道這個醫學概念是怎樣的,那麼早產兒智力發育是怎麼回事呢?

在嬰兒進入母親的肚子之前,它通常會在母親的胃裏停留37周。 如果它不是完全產生的,它可能屬於早產兒。大多數早產兒很輕,身體很小,每個器官的形狀和功能都不成熟。

早產對寶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爲寶寶的肺部和其他器官,系統尚未準備好獨立生活,活力很弱。許多早產兒有精神發育遲滯或腦癱,但不能一概而論。 嬰兒出生後,必須及時,集中地治療,以保護早產兒。

如何判斷早產兒智力發育低下

很多媽媽都會擔心,早產兒智力發育會低下,其實這並不是一概論的,給大家解答,這個疑問,看一下,早產兒智力發育是不是低下呢?

媽媽和爸爸將從新生兒期開始。 早期教育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發揮他們的大腦最大潛力,並有效地防止他們的智力遲鈍。在早產的第三天,醫院將安排新生兒腦CT和腦電圖檢查,並給予促進新生兒腦細胞代謝的藥物。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父母還應有效地刺激孩子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提高他們的認知和語言能力,從而提高早產兒的智力水平。家長必須記住,早產兒的智力發育必須通過矯正年齡進行評估(矯正年齡=產後年齡-(出生時40-胎齡)/ 4)例如:孕周只有32周,已經出生 3個月,他的矯正年齡= 3-(40-32)/ 4 = 1個月。這時,孩子的智力發育可以與正常的一個月大的嬰兒進行比較。當孩子24個月大(2歲)時,糾正孩子的年齡。

早產兒智力發育測試

早產兒智力發育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測試的,根據測試結果來斷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擁有正常的發育?那麼,早產兒智力發育測試是怎樣的呢?

1、視覺跟蹤紅球或面部,主要是觀察寶寶的眼球和頭部跟隨紅球的運動。 劣質兒童,一般不能觀看或追求,轉頭範圍小。

2、拉姿和頭直立,主要是看寶寶是否可以仰視,可以轉身看。有問題時,寶寶不能站起來。

3、俯臥位頭部和手部支撐,問題寶寶不能用肘部支撐,使胸部脫落牀。

4、伸出身體,一般寶寶會在3個月內有伸出感,可以在4個月內伸出,5個月寶寶可以伸手去拿玩具。

5、翻身,看看寶寶是否有翻身感,可以轉向側臥位。

6、溝通和情感,異常的寶寶會出現沒有聲音,對周圍事物沒有興趣,表達無所謂等問題。

如何預防早產兒智力發育低下

關於早產兒智力發育,如果呈現低價的情況,會讓爸爸媽媽感到非常的擔心,不過這是可以進行預防的。那麼如何預防早產兒智力發育低下?

由於母親生長不足,早產兒可能導致身體功能的不完全發育。 預防早產兒智力低下已成爲父母的主要關注點。事實上,在出生前兩年,大腦具有最快的發育,最具延展性和最佳的代償期,以及對早產兒進行全面干預以幫助兒童糾正缺陷。

爲防止早產兒智力低下,首先要注意早產兒的營養水平,最好是母乳餵養,注意餵養方式,適當補充維生素、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第二是刺激寶寶的智力發育,與寶寶一起玩耍,讓寶寶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外部環境,各種顏色,多樣的形狀和不同的聲音。 還要繼續和寶寶說話,讓寶寶感到安全和父母的愛。

父母必須謹記的是,早產兒的心智發展,必須以矯正年齡來評估(矯正月齡=出生後月齡-(40-出生時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寶寶,現已出生3個月,他的矯正月齡=3-(40-32)/4=1個月。這時可將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與正常1月齡嬰兒進行比較。矯正月齡使用到孩子滿24個月(2歲)時。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