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生活疾病 > 癲癇患者的生活水平如何?癲癇患者如何做好心理疏導?

癲癇患者的生活水平如何?癲癇患者如何做好心理疏導?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癲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疾病。癲癇患者不僅要承受軀體疾病本身帶來的不適,還要承受這一疾病給他們家庭、社會交往、就業、經濟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生活質量是相對於生命數量(壽命)而言的,是從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角度評價慢性疾病療效的一個指標。

癲癇患者的生活水平如何?癲癇患者如何做好心理疏導?

癲癇患者生活質量普遍較差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僅低於正常人羣,而且低於其他慢性疾病者。本研究表明,癲癇患者生活質量各方面的得分明顯低於正常對照組,生活質量較差。

癲癇患者容易併發情緒障礙,而抑鬱和焦慮是其最常併發的情緒障礙。有研究證實,多種原因使癲癇患者更易發生抑鬱和焦慮,但確切的有關癲癇患者伴發抑鬱、焦慮的發生率在各研究中有很大差異,報道30%~70%不等。本研究顯示在90例癲癇患者中有49例(54.44%)伴有抑鬱,46例(51.11%)伴有焦慮,與文獻報道一致。這表明,癲癇患者普遍存在着情緒低落、抑鬱、焦慮情緒。同時,本研究發現這些負性情緒對患者不利並且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負相關。在Fatoye和Tracy等的研究中,30.8%的癲癇患者伴發抑鬱和焦慮。

抑鬱、焦慮和患者的生活質量的諸多方面成負相關,是QOLIE的最重要的預測因素。Villeneuve和Berto等的研究也表明抑鬱使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惡化。一項韓國人羣中的研究也表明,抑鬱和焦慮同樣是降低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最主要因子。

綜上所述,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差,焦慮、抑鬱情緒明顯,並且焦慮、抑鬱情緒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負相關。因此,癲癇的治療,醫護人員不僅要重視對發作的控制,更要重視對患者的負性情緒的干預,提倡在對患者進行抗癲癇藥物治療的同時早期實施心理干預,必要時加用抗抑鬱、焦慮藥物治療,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癲癇患者應保持怎樣的心理狀態?

對待癲癇應該像對待其它許多慢性疾病一樣,做到“既來之,則安之”,或者說是,一承認,二不怕。承認,就是正視它的存在,認識到它的危害,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不怕,就是對待這種疾病不必過分害怕,也不要過分擔憂。長期揹着沉重的精神負擔,顯然不利於疾病的康復。要認識到,癲癇雖然比較難以治療,但畢竟不是不治之症。目前,通過積極的洽療,或者手術治療,已可基本治癒70~80%的病人。因此病人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雖然目前社會上有不少癲癇病人因長期癲癇發作未得到控制而有些精神不正常或智能低下,甚至殘疾,但那畢竟是過去沒有有效的抗癲癇治療或因未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所造成的。按現代治療方法,癲癇能及時控制,絕不會再出現過去那些悲劇。

癲癇患者自己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還要能正確對待社會上一些人對自己的歧視態度。目前,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有些人對癲癇病人持有許多偏見。不少人認爲癲癇病人是精神病或“瘋子”,認爲他(她)們不應像正常人一樣學習、就業;多數人反對自己的子女與癲癇兒童一起玩或上學,反對自己的子女與癲癇病人結婚。首先要認識到這些偏見多數是由於過去癲癇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所造成的。隨着以後癲癇治療效果的提高,癲癇病人預後的改善,事實也將教育一部分人逐步放棄那些偏見。而癲癇病人要敢於蔑視這些偏見,不要在這些偏見面前低頭,要堅持像正常人一樣地工作、生活、學習,不要自覺低人一等。有了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生堅持長期治療,生活中注意避免容易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絕大多數癲癇患者一定可以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