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生活疾病 > 缺鐵性貧血如何診斷和治療?

缺鐵性貧血如何診斷和治療?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於體內鐵缺乏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由於體內可用來製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已被用盡,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的貧血,特點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組織中缺乏可染色鐵,血清鐵蛋白濃度降低,血清鐵濃度和血清轉鐵蛋白飽和度亦均降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常英軍

缺鐵性貧血如何診斷和治療?

一、缺鐵性貧血病因

1.由於缺鐵需求量增加,攝入不足:生長迅速的嬰幼兒、兒童、月經過多、孕期或哺乳期婦女、鐵需求量增加,飲食不足容易導致鐵性貧血。

2.鐵吸收不良:鐵吸收障礙缺鐵性貧血者少見,如慢性胃炎等。

3.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鐵性貧血最多見、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潰瘍病、癌症、鉤蟲病、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痔瘡出血、服用水楊酸鹽後發生胃竇炎等慢性出血,女性月經過多和溶血性貧血伴有鐵血黃素尿和血紅蛋白尿等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是長期形成的。鐵耗盡期,儲存鐵耗盡,血清鐵蛋白減少,此時無貧血,缺鐵進一步惡化。儲存鐵耗盡,血清鐵蛋白和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提高,出現缺鐵性貧血。

二、缺鐵性貧血分期:缺鐵性紅細胞形成期、缺鐵性貧血期。

三、缺鐵性貧血的表現:本病臨牀表現爲①原發病臨牀表現②貧血本身引起的症狀③含鐵酶活力下降,組織和器官內呼吸障礙引起的症狀。

1.上皮組織損傷引起的症狀:細胞中鐵酶減少是上皮變化的主要原因。口角炎與舌炎:約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與舌乳頭萎縮,尤其老年人明顯。食道蹼。萎縮性胃炎與胃酸缺乏。皮膚與指甲變化:皮膚乾燥、角化和萎縮、毛髮易折與脫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2. 神經系統方面症狀:約15-30%患者表現神經痛(以頭痛爲主),感覺異常,嚴重者可有顱內壓增高和視乳頭水腫。5-50%患者有精神、行爲方面的異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精神遲滯和異食癖。原因是缺鐵不僅影響大腦組織的氧化代謝和神經傳導,還能降低與行爲相關的線粒單胺酸化酶的活性。

四、缺鐵性貧血檢查

1.貧血象:初期或輕度缺鐵無貧血或輕度貧血。晚期或嚴重缺鐵有典型的小細胞低色素型貧血。紅細胞壓積和血紅蛋白濃度下降的程度通過紅細胞計數減少的程度。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躍,粒紅比例下降,紅細胞系統增生明顯活躍。中幼紅細胞比例增多,體積略小於一般中幼紅細胞,邊緣不整齊,細胞漿少,染色偏蘭,核固縮似晚幼紅細胞,表明細胞漿發育落後於核,粒系細胞和巨核細胞數量和形態均正常。

3.骨髓鐵染色:骨髓細胞內外鐵染色減少或消失。

4.血清鐵蛋白:血清鐵蛋白顯着減少。

五、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1.本科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原則是①病因治療:儘量去除缺鐵和貧血的原因②補充足夠量的鐵,使機體合成血紅蛋白,補充體內鐵的貯藏量達到正常水平。

2.病因治療:病因治療對糾正貧血的效果、速度和防止復發具有重要意義。

3.鐵劑治療:(1)口服鐵劑:最常用的製劑是硫酸亞鐵、富馬酸鐵(富血酸)。服藥時避免茶葉,以免鐵被單寧酸沉澱而被吸收。(二)注射鐵劑:一般儘量用口服藥治療,僅在下列情況下才應用注射鐵劑:①腸道對鐵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腸吻合術後、慢性腹瀉、脂肪痢等;②胃腸道疾病可由於口服鐵劑後症狀加重,例如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節段性結腸炎、胃切除後胃腸功能紊亂及妊娠時持續嘔吐等;③口服鐵劑雖經減量而仍有嚴重胃腸道反應。常用的鐵注射劑有右旋糖酐鐵及山梨醇枸櫞酸鐵。(三)輔助治療:加強營養,增加含鐵豐富的食品。

6、缺鐵性貧血飲食治療

飲食原則爲:

1.提供含鐵豐富的食物

2.提供高蛋白飲食,促進鐵的吸收和合成血紅蛋白

3.提供含維生素c的高食物,使三價鐵恢復爲易吸收的二價鐵

4.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克服長期偏食素食等不良習慣。

配餐時,根據每天充足的熱量精心選擇富含鐵的食物,如肝、腰、腎、紅瘦肉、鳥類動物血、蛋奶、硬果、乾果(葡萄十、杏幹、棗)、香菇、木耳、蘑菇、海帶、豆製品綠葉蔬菜等。鐵的吸收利用率高的食物有瘦肉、魚鳥、血、內臟,含有血紅素鐵。吸收率爲10%-20%。其他含有非血紅素鐵的食物有乳蛋、穀類、硬果、乾果的蔬菜(其中蛋黃爲3%,小麥爲5%)吸收利用率低,在10%以下。同時,應避免使用含有降低吸收率的草酸、植酸、單寧酸高的食物,如菠菜、莧菜、空心菜等。注意配備西紅柿、柿子、苦瓜、油菜、白菜等維生素c高的蔬菜。蛋白質攝取量高,每天體重1.5克,合成血紅蛋白。烹飪用具應該用鐵鍋。吃補鐵時不要喝茶,以免影響鐵的吸收。合理安排飲食次數和內容,食慾差,胃納少的患者可以吃少量的飲食。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