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生活疾病 > 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與治療

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與治療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7.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最新的2009英國再障礙診斷指南,結合我國情況和近年來再障礙診斷心得,寫了這樣的東西供參考。

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與治療

一、再生障礙的定義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現爲骨髓造血功能低、全血細胞減少、貧血/出血/感染候補羣。傳統學認爲,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再障礙作爲異質性綜合徵,原、繼發性造血幹/祖先細胞(種子)的缺陷、造血微環境(土壤)和免疫(蟲子)有可能發生異常。目前,t淋巴細胞功能亢進在原發性獲得性再障礙發病機制中佔有重要地位,再障礙是t淋巴細胞介紹的以造血系統爲目標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何廣勝

如果有明確的化療、放射治療史,則爲放射/化療繼發性再障礙。先天性再障礙罕見,主要是範科尼貧血(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家庭發病,伴隨其他遺傳病的表現。

再障礙年發病率爲歐美4.7~13.7/106,日本14.7~24.0/106,中國7.4/106,整體亞洲發病率高於歐美髮病年齡爲10~25歲和>60歲兩個發病高峯,無明顯男女性別差異。一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病毒B19等)、應用骨髓毒性藥物、接觸有毒化學物質、長期或過度暴露在輻射中是再障礙的高風險因素。

二、再次障礙的臨牀表現

國際上,再次障礙分爲重量、輕量,中國相應的分爲急性和慢性再次障礙,主要臨牀表現爲貧血、出血和感染。一般沒有淋巴結和肝脾腫大。

1.貧血:蒼白、無力、頭暈、心悸、氣短等症狀。重型人多進行性惡化,輕型人多進行慢性過程。

2.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膚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種以革蘭氏陰性桿菌、葡萄球菌和真菌爲主,常合併敗血症。急重型者多有發熱,體溫在39oC以上,個別患者自發病到死亡均處於難以控制的高熱之中。輕者高熱比重型很少見,感染相對容易控制,很少持續一週以上。

3.出血:急重型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皮膚表現爲出血點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衄、齦血、眼結膜出血等。深部臟器可見嘔血、咯血、便血、尿血,女性有陰道出血,其次爲眼底出血和顱內出血,後者常危及患者生命。輕型者出血傾向較輕,以皮膚粘膜出血爲主,內臟出血少見。

雖然大多數再障是原發性的,但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仍可提供一些先天性再障和繼發性再障線索。

範科尼貧血患者一般在3-14歲出現臨牀症狀,但有極少數可能出現在30歲以後。在兒童及年輕的患者如果出現身高、咖啡斑及骨骼的異常常提示可能爲範科尼貧血。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中位發病年齡約7歲,有粘膜白癜風、指甲營養障礙和皮膚色素沉着。肝炎相關性再次障礙多在發病前2~3個月有黃疸史和肝炎史。

雖然證據不足,但許多藥物和化學物質與再障礙的發病有關。應詳細患者發病前6個月內的用藥史、化學物及毒物接觸史和暴露史。

三、再障診斷與分型

1全血細胞計數、網織紅細胞計數、血塗片

再障全血細胞計數表現爲兩系或三系血細胞減少,成熟淋巴細胞比例正常或相對增加。血紅蛋白水平、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和血小板計數的比例下降,但再障礙初期一系列減少,血小板經常減少。

貧血常伴隨網絡編織紅細胞的減少,多數再障礙是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少數可見紅細胞和紅細胞的不均勻性。中性顆粒細胞無病態造血,細胞漿可見中毒顆粒。雖然血小板的數量減少了,但是塗層中沒有異常的血小板。

胎兒血紅蛋白水平測量對判斷成人再障礙者是否是遺傳性也有重要意義。

2骨髓檢查

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是必要的檢查。

多部位(不同平面)骨髓增生減少,脂肪滴多,粒子、紅色系統和巨核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和網狀細胞、漿細胞比例增加,骨髓小粒子空虛。紅色系統可以看到病態造血,不能被診斷爲MDS。

骨髓活檢至少取2cm標本,顯示造血組織減少。骨髓活檢能評價細胞比例、殘留造血組織狀況、骨髓浸潤、骨髓纖維化等是很重要的。許多再障礙表現爲全切片增生減少,少數可見局爐性增生爐。再障礙患者骨髓活檢中網硬蛋白不增加也沒有異常細胞。

3診斷與分型

診斷:(1)全血細胞減少,網絡編織紅細胞。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