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健康生活 > 焦慮障礙患者的依戀關係特點

焦慮障礙患者的依戀關係特點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焦慮障礙是指在沒有腦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患的情況下,以精神和軀體的焦慮症狀爲主要的、突出的異常狀態。在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IV)中,焦慮障礙包括驚恐障礙(PD)、廣場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慮障礙(SAD)、廣泛性焦慮障礙(GAD)、強迫症(OCD)、急性應激障礙(ASD)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焦慮障礙患者的依戀關係特點

焦慮障礙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據2009年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四省(山東、浙江、青海和寧夏)焦慮障礙的現患病率爲5.6%(5.0%-6.3%)。由於焦慮障礙與多種其它精神障礙共病,所造成的疾病負擔相當沉重,被稱爲最昂貴的精神障礙。

迄今爲止,有關焦慮障礙的病因學及病理心理學機制一直是精神病學家和臨牀心理學家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約翰。鮑爾比(Bowlby J)於20世紀60年代創立的依戀理論及其後繼者們在臨牀中的應用,是理解焦慮障礙病理心理學機制的一個獨特視角。

所謂依戀,是指個體與某一特定客體之間的情感聯繫,這種聯繫是持久穩固的,並且具有顯著的情感需求性,渴望與該客體保持親密關係,在與該客體分離或喪失該客體時,會感到悲傷,甚至出現心理紊亂狀態。良好的依戀關係是個體從幼年至成年完成心理成長的“安全基地”,使得個體能夠進行外部探索以及最終發展出獨立應對環境的能力(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個體在嬰幼兒期與主要照料者的依戀關係中逐漸形成對自我、他人及相互間關係的一種穩定認知和內部工作模式,這種穩定的認知和內部工作模式會影響其成年後人際交往的情感、情緒、認知和應對環境的行爲。

1978年美國心理學家用“陌生情景法”將嬰兒的依戀類型區分爲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三種類型。安全型的嬰兒把母親(或照料者)作爲安全基地;迴避型的嬰兒傾向於壓抑和減少消極情緒的表達;矛盾型的嬰兒在母親離開時表現出過分悲傷、生氣和阻抗,但當母親回來時又顯出矛盾行爲,

既想親近又要拒絕母親。1991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成人依戀區分爲四種類型,即安全型、專注型、迴避型和恐懼型。其中安全型的個體在人際關係中的能夠自如放鬆,感受自己值得被愛,他人也是值得信賴的;專注型的個體總是努力去贏得他人的接納,並以此支持消極的自我形象,認爲自己不值得被愛,但他人是值得信賴的;拒絕型的個體會以避免與他人發生親密聯繫來免受傷害,認爲自己值得被愛,而他人是不可靠的;恐懼型的個體常常處於害怕他人的拒絕而避免親密聯繫,認爲自己不值得被愛,他人也是不可靠的。

孩子的焦慮水平與照料者的可獲得性密切相關,也有學者認爲焦慮源於嬰兒對照料者的不確定感。有研究表明早期的依戀關係特點或質量對童年期的焦慮與恐懼有預測作用。一項由Ollendick TH等人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嬰兒期有不安全依戀關係(焦慮-矛盾型)的青少年較對照組有2倍的可能發展出焦慮障礙。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具有不安全型依戀類型(尤指專注和恐懼型)的個體,其焦慮敏感性得分顯著高於安全型的個體。Bar等人在一項追蹤研究中發現,早期表現爲焦慮-矛盾型依戀特點的兒童更易患學校恐怖症。

嬰幼兒期對母親或主要照料者的依戀關係是人類個體最早體驗的一種社會關係,也是建立和發展對他人及環境的安全感與信任感的至關重要的基礎。如果個體在生命早期遭遇到了不安全的依戀關係及養育環境且得不到及時的干預和治療,則所形成不安全性的內部工作模式會導致個體的焦慮特質及/或抑鬱特質,並會延續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甚至會貫穿一生。

焦慮-矛盾型依戀的嬰兒易於在日後的生活中產生慢性焦慮的原因與照料者的不可預測的、不規律的反應相關聯。這種依戀類型的嬰兒生活在不斷擔心被遺棄和孤單的感覺之中。這種持續性的對分離的恐懼使之產生慢性警覺的應對策略,即由於孩子缺乏對照料者的信任,他們的依戀系統便處於慢性的激活狀態下,甚至即使是在一些安全的情境下也缺少對環境的探索。這種迴避和過度的謹慎行爲被認爲是孩子各種焦慮情緒或障礙的核心症狀,可持續整個兒童青少年期,如果未加有效干預的話,可能會持續至成年後,甚至罹患焦慮障礙。

在成人依戀類型中,恐懼型的個體對自我和他人的評價都是消極的;專注型的個體雖然對他人的評價是積極的,但對自我的評價是消極的。這兩種類型的個體都容易產生負性的自我評價和情緒,也容易曲解別人的意圖、產生戒備心理、害怕被他人否定和拒絕等,因此更容易出現焦慮症狀。

近期的研究表明,遺傳基因、氣質特徵、父母及家庭養育環境、早期精神創傷、個體的認知特點等諸多因素都對焦慮障礙的發生有重要影響,而且多個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日漸得到研究者們的重視。SAD患者的認知特點、防禦機制及父母教育方式等因素在發病中並非直接或單獨起作用,而是通過不同成人依戀類型的特點整合,形成的不同的心理表徵模型,進而促成發病。

國外的一些研究也證實,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缺少相互承諾、幫助和支持,易使兒童產生不安全感和孤獨恐懼感;若父母經常採取過度控制、拒絕及過度保護等不良教養方式,會促使焦慮障礙的產生。因此,焦慮障礙的形成與依戀類型有關,不安全依戀類型及特徵可能是焦慮障礙患者在認知、情感和行爲等方面發生病理心理學改變的基礎,但不安全依戀類型與其它發病因素的交互作用機制,尚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