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故事音樂 >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共有10個單元故事,每個故事分爲2集來講述,完全是真人真事改編而來,十種不同的視角,不同行業和年齡的抗疫羣像,《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下面帶來全面介紹。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1、《生命的拐點》主演:張嘉譯、週一圍、譚卓、張天愛

《生命的拐點》以疫情爆發初期武漢“風暴中心”的一家醫院爲原型,劇中均取材於真實人物,再現醫務人員與病毒猝不及防的遭遇、挑戰!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編劇樑振華表示:創作的心還在於迴歸到人。“在巨大的災難到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有一種慌亂的反應。但是我們要講的恰恰是慌亂之後的鎮定,在不可預知的病毒面前,醫護人員同樣是弱者,但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是,他們擔當着拯救生命的使命。”

劇中,張嘉譯飾演江漢醫院老院長,取材於真實人物;週一圍在劇中扮演張嘉譯的徒弟,江漢醫院的現任院長;譚卓飾演“鐵娘子”冷靜的ICU主任;張天愛在劇中扮演一名護士,和週一圍飾演的角色是夫妻。

2、《擺渡人》主演:雷佳音、倪妮、張靜初、蔣欣

聚焦封城初期最艱難的時刻,一位外賣小哥挺身而出,默默奉獻的故事。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2張

佳音扮演一位在武漢的快遞小哥,期間擔負起接送醫護人員的工作,所以他就是那個“擺渡人”。

雷佳音對快遞小哥這個人物的理解是“去性格化”“去雷佳音化”:“一般而言,演員演戲要演出自己的性格來,恰恰這一回,我要去性格化,去雷佳音化。要能向紀錄片的風格靠一靠,是不是更真實?這其實就是我們當中的普通人,遇到了這件事,被捲進去了。大家都恐懼的時候,退一步就是普通人,往前走了一步,又多走了一步,就成了真正的逆行者,成爲一個平民英雄。”

雷佳音和導演沈嚴在《擺渡人》的創作上達成共識是“剋制”,沈嚴說:“他(雷佳音)往真了演,我們儘量往真了拍、往真實去靠,不做太多的渲染,不做過多戲劇化的表現。

3、《救護者》主演:朱亞文、徐璐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3張

由曹盾執導,朱亞文、徐璐領銜主演,二人將分別在劇中飾演醫生和護士角色。

4、《同行》主演:楊洋、趙今麥、張雲龍、任重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4張

講述了兩位身在外地的武漢醫生在春節窮盡一切可能,第一時間趕回已封城的武漢抗擊疫情,冬夜裏的奔波,救人時的不顧一切都讓人感動。

導演滕華濤形容《同行》單元更像是一部公路片:“《同行》有不少戲份是在路上完成,視覺呈現上或許會有公路片的感覺。”

因爲《同行》主要講的是兩個“逆行者”的故事:武漢封城,身在外地的呼吸科醫生樂彬(楊洋飾)和檢驗科醫生榮意(趙今麥飾)結伴逆行,歷經坎坷,最終回到武漢貢獻力量。由於兩個醫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同行》的不少戲都在各種道路和交通工具上。

楊洋爲了呈現一個抗疫醫生的專業性,劇組還沒開機,楊洋就去醫院體驗學習,跟專業的醫生學習醫學常識、急救方法、醫療器械的使用等,“比如呼吸面罩的使用、包括咽拭子酸檢測的操作,我去看一些視頻和科普文,爲了做到姿勢準確、操作規範還是花了不少功夫”。

5、《搜索24小時》主演:黃景瑜、李小冉、張晞臨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5張

講述了疾控人員和公安,社區工作人員聯防聯控,在24小時內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排查出所有確診病例,隔離傳染源,爲首都防疫事業做出貢獻。

導演劉江形容《搜索24小時》是“抗疫版《諜影重重》”。拍攝手法上,劉江採用電影的手法快速推進敘事,全程手持拍攝,追求呼吸感。

因爲《搜索24小時》主要講述的是: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陸朝陽、江燦等與民警張猛以及社區工作者們通力合作,在年三十到大年初一24小時內成功解決一個特殊確診案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展現出北京“聯防聯控”“羣防羣控”工作的成效。

人物塑造上,劉江表示:“陸朝陽的雙親在非典時去世他才6歲,受到嚴重刺激後他從此拒絕和外界有情感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這不是他的選擇,而是本能。長大後他就到疾控中心工作,在中憑藉強而敏感的邏輯能力找到了病毒的源頭,立了功。

6、《武漢人》主演:賈乃亮、劉敏濤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6張

講述了武漢封城早期,平凡的社區工作者們克服困難,服務居民,保障隔離中的社區有序正常的生活。

導演楊陽這樣介紹《武漢人》單元的主角:“空空蕩蕩的長江大橋,無人的街道,靜靜矗立的樓房,禁閉着無數的不安、慌張和被迫停擺的人。在所有禁止出入的小區裏,只有很少的幾個人能夠自由的通行,這便是我們的主人公—基層的社區工作者。”

導演楊陽表示:“在期間他們可能並不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他們卻用耐心、愛心甚至生命幫助身邊人互愛互助、共度難關。他們是最基層的普通人,但他們是社會的細胞,也是民族的身軀。”

7、《方艙》主演:靳東、孫佳雨、毛曉慧、王自健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7張

講述了武漢的一所方艙醫院,年輕的醫療隊員在方寸之間用他們的大愛與耐心,化解病患的心結,帶領大家戰勝病魔。

生活化、細膩的敘事是《方艙》的重要特徵。

靳東飾演的角色“胡慶生”,原型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領隊胡偉國。進組前,靳東和胡偉國長談了一個下午。在靳東看來,胡副院長是一個“內心強大且風趣幽默的人”,靳東回憶,他曾問胡副院長“你在這個過程中有掙扎過嗎?他說,我才發現放書的架子上有一張我和太太、孩子合照。我說那你當時是什麼心情?他說,我不跟你多講了,反正我少有的坐在辦公室,想了大概45分鐘。我擦了擦照片往(行李)裏面一扔就走了。”靳東在表演的過程中把這些細微的感受都放到了人物裏。

在塑造胡慶生這一形象的時候,導演汪俊和靳東達成了共識:“責任感、使命感是胡慶生的底色,除此之外,他就是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他可能也會有瞬間的恐懼,或者瞬間的不知所措。”

胡慶生是很堅強的,導演汪俊爲胡慶生設計了非常有儀式感的一場戲:出征之前,對着鏡子,用推子自己推頭髮,產生“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戲劇效果,展現人物臨危受命時的決絕。同時胡慶生內心又是非常溫暖的,戲中,在情人節那天他給每個護士房間都放了一朵玫瑰。汪俊表示,抗疫過程中醫務工作者是英雄,而他想把這羣人作爲普通人來塑造。“我們塑造了正面的醫務工作者形象,很飽滿,但是他也有自己內心不安的時候,也有壓力。回到宿舍,他一個人洗澡的時候,想想白天發生的事情,也有擔心後怕。”

《方艙》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是展現抗疫的一幅畫卷,觀衆是透過院長鬍慶生的眼睛去看這副畫卷。所以《放艙》是一個羣戲,汪俊表示:“由於這是個羣戲,每天需要150多位的羣衆演員,而要協調這些羣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演在裏面演戲時,牀上都必須要躺人,地上會有跳舞、做瑜伽的。他們要穿很厚的衣服,蓋着被子,一下牀就得裹着大衣。大全景過來了,只要有一個羣演不對,還得再來一遍。始終都是大場面,比拍其他題材的現代戲難多了。”

8、《我叫大連》主演:鄧倫、李沁、董潔、劉琳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8張

以一名大連28歲小夥志願者的故事爲原型,他本來要去長沙,卻陰差陽錯滯留在武漢,後來成爲一名醫院志願者,他的故事被網友形象地稱爲“漢囧”。

導演彭三源表示,該單元有兩條線索:“他作爲一個親歷者,要在期間的醫院工作,他有自己的恐懼,也有自己的活法。同時他也是一名見證者,在那樣的環境裏,目睹了醫護人員在一線怎麼完成他們的光輝使命。”

9、《口罩》主演:馮紹峯、海清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9張

講述了爲了防疫防控,一個服裝廠老闆轉產口罩的感人故事。楊文軍導演表示希望表現人格的昇華和成長。“在這樣大的環境下,人難免有私慾,如何能夠克服私慾完成自己人格的昇華,這會是一個非常動人的主題。”

除了注重故事的真實性,《口罩》的導演楊文軍還注重故事的思想性。他引用了王陽明《傳習錄》中的四句話來闡釋想要表達的主題—“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楊文軍希望表現人格的昇華和成長。“在這樣大的環境下,人難免有私慾,如何能夠克服私慾完成自己人格的昇華,這會是一個非常動人的主題。”

10、《決戰火神山》主演:孫儷、陳數、陸毅、闞清子

《在一起》10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在一起》的十個真實故事 第10張

《決戰火神山》是十個單元中的最後一個單元,是收官是落點。“決戰”需要體現速度。火神山醫院“神”在速度,不到10天時間建成醫院,時間緊、任務重、挑戰重重,這是一場與時間競速、與疫魔賽跑的較量。將要爲大家講述疫情期間全民攜手抗疫的感人的故事,再現雷厲風行的“火雷速度”,以及打贏這場生死攸關的阻擊戰中的感人瞬間。

在這部劇中我們將看到:首先發現疫情的科室醫生;外地打工留在的外賣員;醫院的各位“救護者”;逆行回武漢的醫生;搜索疑似病例的醫生警官;“自我隔離”的武漢人們;方艙醫院實錄;誤入武漢的大連小夥子;還有提前復工的逆行口罩生產商。

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築起了一道又一道的屏障,將我們和新冠肺炎之間隔離了起來。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請大家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