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怎麼幾招制服熊孩子 熊孩子怎麼對待他比較好

怎麼幾招制服熊孩子 熊孩子怎麼對待他比較好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特別的淘氣頑皮,而且還不懂事,大家會說這個孩子真熊。那麼怎麼跟熊孩子之間相處呢,怎麼治治熊孩子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怎樣才能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呢?

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

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

假如孩子正爲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下來,安靜地等待孩子,不去打斷他的話,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左顧右盼,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於告訴孩子:

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你所說的感受和問題。

怎麼幾招制服熊孩子 熊孩子怎麼對待他比較好

有時候,孩子會興沖沖地想跟父母談一些事情,想告訴父母自己在幼兒園裏發生的事情,可是,父母總是忙着做其它的事,要孩子等會兒再說;或者孩子訴說一件委屈的事,父母一聽就發火、責罵孩子。當孩子還沒把事情說完,父母就打斷孩子,也不去了解真正的緣由就責怪孩子,久而久之,親子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問題,孩子會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有什麼話也不再願意第一時間和父母說了。

與孩子相處,您會“聽”和“說”嗎?

怎麼幾招制服熊孩子 熊孩子怎麼對待他比較好 第2張

著名瑞典電影女演員英格麗·褒曼,有一次跟丘吉爾還有蕭伯納一起參加一個晚宴,因爲她是非常著名的電影明星,而且非常漂亮,就被安排在兩位英國最有智慧的兩個男人中間,左邊坐着丘吉爾,右邊坐着蕭伯納,然後第二天媒體採訪她,詢問這位大美女他們最感興趣的問題:“請問你昨天,跟英國最有智慧的兩個男人坐在一起,你的感覺如何?他們兩個人比較起來,誰更有智慧一點?”英格麗.褒曼的回答也很有智慧,她說:“丘吉爾跟我聊天的時候,讓我覺得他真的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男人。當我跟蕭伯納聊天的時候,他讓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女人。所以丘吉爾的智慧在於說,蕭伯納的智慧在於聽。”

怎麼說,孩子才願意聽;怎麼聽,孩子才願意說。

說,指的是共享,它不是指令、責備、批評、教訓等,而是在無問題區,通過分享的方式,傳遞給孩子你對人或事物的一些觀點,但是有一個非常主要的條件,選擇權在於孩子,而且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去摸索,慢慢的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說,不是隻用嘴,更重要的是用心,陪伴、關懷、尊重,當父母有了這些品質,就會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消除隔閡,孩子會打開心扉吸收父母的這種品質,而且會真心的崇拜,敬仰和尊重父母。

聽,不只是聽到對方講的話,一個會傾聽的人,除了能聽到對方講的話,還能聽到對方沒有講的話。

聽,不只是用耳朵,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心感知,察覺,聽孩子語氣的改變,看孩子臉上表情的細微變化,肢體語言,感知情緒的變化,然後認可,接納,鼓勵,支持,瞭解孩子的情緒變化,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感覺到父母是懂自己的,就會像英格麗.褒曼一樣跟你說的更多,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

當父母具有了這兩種品質的時候,你在孩子心中的影響力纔會是最大化,纔會是建設性的。然後許多的困擾、麻煩等孩子不被接納的行爲,就不會產生,同時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接受度也會跟着提升。這個時候和諧的親子關係就會建立起來了。

把自己變成孩子,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細緻的觀察孩子的行爲,瞭解他的真實目的和情感,以他能理解的思維方式與他交流。對他存在的錯誤行爲正確引導,與他建立起和諧的交流途徑。

我的孩子在上小班第二學期時,有段時間非常不愛上幼兒園,牴觸情緒比較嚴重,好說歹說都不聽。有次早上家長日,下午休息,我跟兒子說:“寶貝,今早媽媽和你一樣上幼兒園,下午你也和媽媽一起去上班吧?”他很感興趣地說:“好!”到單位他看着我搞辦公室衛生,處理文件,給領導交報告,跟同事溝通工作……當然,我也有意識的把那半天的工作安排的很滿,都沒怎麼理他。回家的路上他說:“媽媽,上班一點都不好玩,還是上幼兒園好!”後來他真的慢慢不那麼反感上幼兒園了。適當的換位思考,把自己變成孩子,也讓孩子瞭解家長的工作,對親子間的溝通是件很好的事情。

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

父母在向孩子灌輸道理時,要以一種友好的交流方式,讓其更容易接受,而不是通過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對其訓導。

另外,“身體語言”不可忽視,據美國人類學家得出的結論:在所有的影響力中,語言佔7%,音調佔23%,表情及肢體動作各佔35%,可見其作爲溝通工具的作用。

我家小朋友出生快3個月的時候,我就會每晚哄睡前跟他聊天兒,說說今天發生的事情,最後說一句:“晚安,寶貝,我愛你!”後來他慢慢長大了也會和我聊天,回答我:“晚安,媽媽,我愛你!”他也問過我爲什麼每晚都要說“我愛你”呢?我說心裏有愛就要表達出來,現在你和媽媽說,長大了你也要和你的愛人孩子說,這樣他們纔會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正因爲每晚睡前愛的表達,我和孩子沒有隔夜的煩惱,有什麼不良情緒就在當天通過聊天自行消化了。

選擇適當的談話時機,有衝突時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

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人體迫切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所以,孩子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時是不易談嚴肅的話題的,因爲一天下來的疲勞使人難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晚飯過後,心情逐漸開朗,這是比較好的時機,找到孩子的興奮點,父母便可潤物細無聲地傳達其觀點了。衝突也許在所難免,原則是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批評不是攻擊,批評只對事不對人,用建設性的意見代替批評,將批評轉化爲希望,這纔是批評的最終價值所在。

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是需要父母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細枝末節的問題興許就化解掉了。通過討論方向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明朗,這都有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

我家寶寶吃飯一直不太好,我對這個比較焦慮,總擔心他吃不好長不高,爲此我還去學了公共營養師,在家給他變着法做飯,但也沒什麼效果。直到學習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參加21天體驗指導時,我的導師魯智娟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可以提前問孩子他今天想吃什麼再做,飯做好後可以讓他自己來盛飯,讓他自己決定自己吃多少。過了飯點桌上就不要放其他零食給他吃,這樣孩子有了參與感,也知道自己吃多少會飽,你也不用擔心他吃飯的問題了。照做之後,我發現孩子吃飯真的比以前好多了,他覺得自己說了算,媽媽也不會強迫他,吃飯漸漸變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怎麼幾招制服熊孩子 熊孩子怎麼對待他比較好 第3張

經常變換新鮮的話題,引起孩子的興趣,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

孩子的敏感度不輸於成年人,差距只是他們的生活經驗更少。孩子在成長的同時,就是在接觸和獲取新的知識。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讓孩子經常接觸新鮮事物,激發孩子求知的熱情。

在孩子不到一歲時我們就帶着他,每年去兩三個地方旅行,週末節假也儘可能的帶他到戶外玩,多接觸大自然和新鮮事物。愛玩兒就陪着他好好玩兒~淘氣堡、遊藝城、烘焙、手工、彩泥、積木、拼圖、胡畫亂寫、唱歌跳舞、耍武術,玩水、玩火、玩電器、放炮、拆東西,帶他去爬山、公園、書店、圖書館、博物館,採摘、種樹、游泳、釣魚、放風箏、玩沙子、和稀泥,各種近郊的、遠途的踏青、旅遊……

反正只要是他提出來的,我想到的,說出來的,只要能確保安全的,就都陪着他 一一兌現,這樣挺好的。不但拓展了孩子的眼界,豐富了他的生活經驗,也增進了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和感情,更有利於親子間的有效溝通。

怎麼幾招制服熊孩子 熊孩子怎麼對待他比較好 第4張

對一時不能達成共識的問題,先以微笑將其保留。

國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經過認真研究,提出“微笑協商解決衝突”的方法:

第一步 分析確定衝突是什麼;

第二步 分析判斷衝突的實質是什麼;

第三步 找出解決這一衝突的各種辦法;

第四步 分析衝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第五步 找出衝突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第六步 實踐並檢驗調整雙方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這裏有一個案例:

兒子哀求媽媽說:“媽媽,我也想要個手機。”

錯誤的溝通方式

媽媽迴應:“小孩子要什麼手機!”

“我們班雷雷就有!”

“那是因爲他家離學校遠,他媽媽用來聯絡他的。”不等兒子說話,媽媽又說道:“你拿了手機就會打遊戲,對眼睛不好,學校也不允許。”

兒子沒有善罷甘休:“我要,我就要!”

“別吵了,這個事情沒商量。”

兒子生氣了:“媽媽你真討厭!”

媽媽也生氣:“有這麼跟大人說話的嗎?”

正確的溝通方式

媽媽拉過孩子的手,輕輕地問:“你想要個手機呀?”

兒子怯生生地說:“我們班雷雷就有,我也想要一個。”

媽媽迴應道:“是呀,要是有個手機拿在手裏,看上去多酷呀。”

兒子馬上接茬說:“是呀,那裏面還有好多遊戲。”

媽媽說道:“哦,有很多遊戲,要是那些遊戲能玩起來不傷眼睛,老師不說就好了。最好屏幕大得跟咱家電視一樣大,而且說變大就變大,然後說變小就變小能放口袋裏。”

“媽媽,我以後當發明家,就發明這東西。”兒子腦子裏已經開始構思他的新發明了。“算了,手機我先不要了,明明的那個手機就被老師沒收了。”

怎麼幾招制服熊孩子 熊孩子怎麼對待他比較好 第5張

在孩子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時,我們不要急於講大道理,以拒絕來建立規矩。相反,如果滿足了孩子的渴望心情,然後用幻想或誇張的描述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覺得獲得了父母的理解,就會比較容易面對現實。

感受與行爲直接相關,當孩子有了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爲。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有好的行爲,需要家長學會溝通的技巧,首先學會接納孩子的感受。很多家長因爲忙碌而敷衍應對孩子,忽略了其實平時點滴的小事處理,就是實施親子關係搭建的最重要的工作。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信任,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多讚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通過溝通我們將生活的“垃圾”扔掉,將心靈的“垃圾”扔掉,通過溝通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一同帶着愛帶着祝福帶着希望前行,並以平靜喜悅的心去迎接明天……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