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性格養成 > 心疼《媽媽是超人》的餃子 更懂寶寶的性格與母女關係

心疼《媽媽是超人》的餃子 更懂寶寶的性格與母女關係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個性的形成與母親的態度有直接關係。在看“媽媽是超人”的第二季的時候,對於對於包貝爾和包文婧家2歲的孩子更加的能體現出母親對於孩子的影響,對於餃子來說,母親應該是她最親近的人,而餃子媽媽則是她心目中可有可無的人。那麼母親是如何影響寶寶的性格的呢?下面本站的小編通過對餃子的案例的分析,爲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提供參考意見。

心疼《媽媽是超人》的餃子 更懂寶寶的性格與母女關係

一、《媽媽是超人》餃子媽媽的案例分析

 看着女兒哭,包文婧心也碎了一地,只能開微信視頻,讓餃子看姥姥。看到姥姥的那一刻,餃子情緒崩徹底爆發,嚎啕大哭,泣不成聲。面對餃子情緒失控,束手無策包文婧內心也跟着淪陷了,兩人一起嚎啕大哭。突然被告知要跟“陌生”媽媽獨處幾天,強忍着對姥姥的不捨,和媽媽好好相處,一早折騰了半天肚子餓的咕咕叫,最後沒吃上東西不說,媽媽還跟着一起大哭,此刻求餃子心理沒安全感的面積。

好不容易用安撫奶嘴安撫住,安靜了一會,媽媽照看不周,又從桌子上摔了下來,又是一聲哭。拉了便便,被媽媽洗了一地的水,又是一跤。這一摔,又激起了餃子對姥姥的思念,爬起來直衝姥姥的房間,尋找姥姥的身影,看着房間空空如也,餃子內心的失落,只能用哭來發泄。

心疼《媽媽是超人》的餃子 更懂寶寶的性格與母女關係 第2張

第二天,包文婧一早起來在廚房忙活,準備自己和孩子早餐,趁着孩子沒醒來,自己先吃,吃着吃着,想起頭天晚上對餃子的怒吼,和這幾天自己的不易,終於忍不住,對着電話裏頭的爸爸,嚎啕大哭。和媽媽經過這麼多的哭泣之後,小餃子開始真正意識到必須聽話、讓媽媽不要生氣而取得心靈的安慰與穩定。特別是醒來看到媽媽哭,這個印象強化了孩子的行爲。

心疼《媽媽是超人》的餃子 更懂寶寶的性格與母女關係 第3張

二、問題探討

薩提亞里對孩子的五種心理養分析中提到:0到6歲是決定心理營養的5朵金花是否會開的關鍵期。

出生後3個月之內,孩子需要無條件接納,找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第4個月到3歲爲安全感強化期,孩子會慢慢理解分離是什麼,知道分離會再出現 (與重要他人分離),然後開始建構自己的人格特色。

孩子三歲前,媽媽跟孩子是一體的,媽媽在孩子心中的重要程度,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如果孩子跟家庭中其他人比較親近,甚至替代了媽媽的角色時,那麼,媽媽就會因爲不被孩子需要而感覺失落。

當媽媽一直充當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時,她的情緒上就很容易出現波動,煩躁、易怒、情緒化。

包文婧其實很想成爲一位好媽媽,儘管心裏焦慮,委屈,面對餃子時,她也儘量在壓制自己的內心。

她在採訪中也說過,自己小時候讀書跟媽媽分開的經歷。而包文婧可能沒有發現,餃子目前所承受的失落和被拋棄感,正是自己童年時所經歷。餃子的懂事來自一個尚未從童年期長大的媽媽。母女的關係如果要平衡,就必須有調整。像一個天平,如果媽媽暴怒,孩子就會隱忍,如果孩子情緒化,媽媽就會退讓;爲的就是讓關係達到平衡。而包家調整自己的是餃子。

心疼《媽媽是超人》的餃子 更懂寶寶的性格與母女關係 第4張

三、不同類型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

1.冷漠嚴酷型媽媽:容易養成孤獨型孩子

媽媽表現:有些單親媽媽,在情感上稍顯冷漠。她也許本來就沒想要孩子,或許潛意識中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這種媽媽很少抱孩子,對孩子非常嚴厲,有些冷酷型單親媽媽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處於孤獨的抑鬱狀態,對孩子的反應也是冷漠相待。

孩子心態: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獨兒童。孤獨兒童往往懼怕親密接觸,因爲依戀媽媽的渴望經常落空,並由此認爲:我沒有需要。孤獨兒童的內心裏,可能隱藏着一個不真實的自我,看起來獨立,實際上卻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成長的煩惱:孤獨兒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他們通常在事業上很成功,物質需求淡薄,獨立並富於忍耐。然而,他們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滿曲折。常見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動物、冷酷無情的人,多半是孤獨型人格。

家教EQ:孩子是非常需要愛和撫摩的,在國外,撫摩和擁抱甚至是治療兒童孤獨症的重要手段,刻意孤立孩子,不與他進行身體接觸安撫,於他於己,都說不過去。
2.控制型媽媽:容易養成迴避型孩子

媽媽表現:出於愛護孩子的本能,或者出於難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產生的怕遭到遺棄的恐懼,以及對孩子的過度依戀,有些單親媽媽內心渴望完全掌控孩子的行爲,而難以忍受與孩子的片刻分離。

孩子心態:這樣的情況特別容易產生距離兒童。他們不害怕親近,但總是小心保持自己與他人的距離;他們允許媽媽抱,但同時總是把臉扭到一邊,不讓媽媽親。因爲他們害怕過於親近會使自己無法從媽媽的控制中逃脫。

成長的煩惱:距離兒童成人後,容易形成迴避型人格。他們下意識地通過各種方法來回避家庭生活:長時間忙於工作,偏愛經常出差的工作,或總是埋頭看書、看報、看電視。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最喜歡那種來去自由的關係,當配偶企圖保待一種親密狀態,或有進一步需求時,他們便會立即退縮,甚至生氣:“你怎麼沒完沒了?你要求得太多了。”

家教EQ: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相依爲命”只是暫時的,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小愛人”,只會使自己和孩子都感到一種無形的束縛。

3.忽略型媽媽:容易養成追求型孩子

媽媽表現:有些媽媽因爲忙,或許是性格使然,表現出缺乏耐心的一面,她們總想快點從教育孩子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所以,鼓勵甚至強迫孩子過早地開始探索和獨立。

孩子心態:幼兒獨立嘗試對世界的探索時,如果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對獨立的恐懼。他們知道如何通過討好媽媽做出好孩子的樣子,或找出各種藉口來贏得媽媽的注意力。他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離開媽媽,需要不斷反覆地確證是否有人隨時都在關心自己。

成長的煩惱:這樣的孩子,成年後通常表現出追求型人格。他們害怕被拋棄,爲了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係,總是力圖取悅對方,爲對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成爲“賢妻良母”或“五好丈夫”。但這種關係卻可能使對方感到窒息,而自己也常常吃力不討好,暗自傷心,感嘆“活得太累”。

家教EQ:除了教,孩子仍是需要“養”的。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信,需要媽媽足夠的耐心,同樣需要足夠的時間,這點上似乎沒有捷徑可走。

4.矛盾多變型媽媽:容易養成依戀型孩子

媽媽表現:單親媽媽一般都有經濟上的壓力,承擔着繁忙的工作。對孩子依戀的需要,有時能滿足,有時則迫於無奈忍痛“割愛”;加之重壓下的媽媽,自己情緒也難以穩定,有時不免冷淡煩躁,有時對孩子又呵護有加。

孩子心態:這樣的環境很難幫助孩子建立起穩定的安全感。潛意識裏,他會認爲,只有不斷哭鬧,才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愛和關注,並經常感到愉快、滿足和憤怒、傷心交替出現,不由地對媽媽形成愛恨並存的矛盾情感。

成長的煩惱:這些孩子成人後,一旦進入親密關係,依戀傾向就會明顯表現出來:他們對親密接觸的要求似乎永無止境,往往要求對方時時刻刻關注自己,難以容忍絲毫的忽視和冷遇。他們習慣性地使用生氣、吵鬧和威脅等手段,迫使異性關心自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強烈的不安全感使他們心生嫉妒和猜疑,無論對方如何表白,他們都無法真正地信任對方。

家教EQ:日常生活裏,刻意避免這種自相矛盾的不穩定的情感和情緒表達,在言語和行爲上給予肯定,讓他知道,不管媽媽怎麼忙,他都始終如一地擁有媽媽的愛。

心疼《媽媽是超人》的餃子 更懂寶寶的性格與母女關係 第5張

溫馨小貼士

據調查:

母親的態度是支配型的,兒童的性格則是服從、無主動性,消極和依賴、溫和的。

母親的態度是照顧過度的,兒童的性格則是幼稚、依賴、神經質、被動、膽怯的。

母親的態度是保護的,兒童的性格則是缺乏社會性、深思的、親切的,情緒是安定的。

母親的態度是溺愛型的,兒童的性格則是任性的、反抗的、幼稚的、神經質的。

母親的態度是百依百順的,兒童的性格則是無責任心、不服從、攻擊的。
母親的態度是對孩子忽視的,兒童的性格則是冷酷的、攻擊的、情緒不安定的、創造力強的、社會性的。

母親對孩子是常常拒絕的,兒童的性格則是神經質的、反社會的、粗暴的、企圖引起人們的注意、冷淡的。

母親的態度是殘酷的,兒童的性格則是執拗的、冷酷的、神經質的、逃避的、獨立的。

母親的態度是民主的,兒童的性格是獨立的、直爽的、協作的、親切的、社會的、創造的。

母親的態度是專制的,兒童的性格是依賴的、反抗的、情緒不安、以我爲中心、大膽的。

從上述調查資料看,兒童性格的形成是和母親的態度分不開的。當然這個資料反映出來的結果還需要進一步驗證,這裏僅供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作參考。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