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性格養成 > 你可能在培養討好型寶寶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你可能在培養討好型寶寶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9.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教育與兒童人格的形成是分不開的,要培養一個強大和自信,勇敢和獨立的孩子,媽媽也需要不斷的完善自己,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是合理的。但是隨着現在很多的家庭的攀比,很多的人喜歡把孩子與其他的人進行攀比,這樣的情況只會養育出討好型的寶寶,那麼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改正呢?下面本站的小編爲大家分享討好型的寶寶的特點,讓更多的家長認識自己的錯誤。

你可能在培養討好型寶寶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什麼是“討好型”的寶寶

我們稱這種人爲“討好型”的人。這類型的人有以下幾種特質:

(1)“都是我的錯”

 討好型的人對別人的感受會過度敏感, 他們總是覺得別人的情緒變化跟自己有關,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們隨時做好了接受批評和指責的準備,並且承認是自己的錯誤。同時及時調整自己以便讓別人重新對自己滿意。

(2)“我決定不了任何事” 

討好型的人喜歡擡高別人,貶低自己,他們會覺得自己沒能力做出任何決定,需要依賴別人的判斷和評價來做出決定;同時覺得承認自己弱可以逃避別人的攻擊,以此來獲取他們急需的安全感。

(3)“我害怕說不”

具有討好型特質的人很難對別人說“不”,他們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即使是自己力不能及的事,他們也無法拒絕,因爲他們害怕拒絕會引來別人的不滿,不得不拒絕也會反覆道歉,以消除別人對他的不滿和不好的印象。同時,他們也不敢向別人提出請求,他們害怕麻煩別人,別人主動幫助自己也會覺得受寵若驚,感覺無法承認別人的恩惠。

(4)“寶寶心裏苦,寶寶不說”

討好型人格的人由於害怕別人對他們的不滿,希望取悅他人,所以會沒有自己的界限和原則,他們會任由別人來對自己指手畫腳,干預自己的生活,即使心有不悅也不會表現出來。與此同時,他們對於別人的事情也會過度關心,期待建立親密關係,在別人的反應不符合他們的期待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很受傷,根本就不知道是已經侵犯了別人的界限。

你可能在培養討好型寶寶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第2張

討好型寶寶失去了什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過六大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巴、空間、時間、給予民主生活和自覺紀律,因材施教。

細想想這六大主張說的是什麼,無非是一點,在科學的教養中讓孩子自由發展。而討好型寶寶不僅失去了這份自由發展的權力,還失去了更多難能可貴的品質。

失去了勇氣和獨立性

習慣在父母認可中生活的孩子,一定是缺乏勇氣的,當心靈長久地嵌父母的認可裏,安穩便成了最重要的事,至於鼓起勇氣去挑戰未知,想都不想去想。

習慣聽從父母安排的孩子同樣會缺少獨立性,遇到事情時,他們第一反應永遠是看向媽媽,這種“奴性心理”,讓他們無法做決策,無法行使主動權,從而也就談不上真正的獨立。

失去了責任和耐心

因爲不懂得決策,自然就會下意識地逃避責任,不要怪他們,因爲他們從來沒有學習過如何承擔,他們習慣的是遇事就躲到父母這個大大的“保護傘”下樂得逍遙。

英國哲學家斯賓塞說過:教育中應該儘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儘量多些。

偏偏生活在父母認可環境中的孩子沒有這樣的自由,父母認爲好的,纔是好的。既然父母將他們探求精彩的路已經都堵上了,便不要再指望他們可以耐心地發現、聆聽、靜思了。

你可能在培養討好型寶寶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第3張

學會遠離專制型教育

或許,許多媽媽會說,她們根本不想養個討好型寶寶,那麼,請你關注你的有意識或下意識不當的教養方式。

遠離威脅與“疏遠”

在街頭,我們常會見到這樣的孩子,媽媽大踏前行,寶寶在後面哭得奔跑,讓媽媽等等自己,不猜也知道,這個小傢伙惹媽媽生氣,於是,媽媽故意疏遠他,讓他知道得罪媽媽的厲害。

媽媽刻意的“疏遠”爲的是讓寶寶服從,膽敢不聽媽媽的話就是這樣的下場,試想想,完全沒有能力獨立生存的寶寶,如何能不在這般威脅下妥協呢?

遠離霸道與“專制”

還有些媽媽,“命令性語言”是口頭禪,“不行”、“不可以”、“想都別想”,或是,“馬上”、“必須”、“立即”,這種上對下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覺得胳膊擰不過大腿,自己的需求可有可無,爲避被罰,只得一昧地讓步。

我們常說,凡事記得“度”,度就是行爲的底線,教育孩子也是一樣。

在專制型教育下,孩子最終會變成你滿意的模樣,可同時,他也會失去了自帶的光環。

還給孩子應有的權利和自由,讓他們成爲他們想成爲的樣子,而不是父母意志的產物,是所有父母都應該做的事情。

你可能在培養討好型寶寶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第4張

溫馨小貼士

控制慾強的人通常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們通過控制他人來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從而來獲取安全感。

但是要知道,自己的安全感永遠都不可能通過控制環境或者他人來獲取的,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察覺到自己缺失的安全感,通過自我強大達到自我補給,不斷豐富自己內心的力量,建立起對生活的信心。如此纔不會過分擔憂孩子,而表現出過分控制。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