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教育 > 兩性知識 > 骨盆積液並非都要治療正常的生理現象

骨盆積液並非都要治療正常的生理現象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骨盆積液是女性常見的情況,有些女性發現這種現象後特別擔心,其實骨盆積液也要看情況,生理上是正常的現象。

骨盆積液並非都要治療正常的生理現象

骨盆積液分類

1、生理骨盆積液:骨盆是腹腔全身最低的部位,有滲出液或洩漏液時引流到骨盆,形成骨盆積液。生理性盆腔積液多發生在女性排卵後或早孕期,多可自然消失,一般無需治療。

2、病理性骨盤積液:骨盤積液多是骨盤炎、附件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盆腔炎附件炎的原因多與患者的不良衛生習慣有關,例如生理日、產後1月內有性生活、婦科手術後1月內洗澡等。人工流產、引產消毒不嚴引起的感染,也可引起盆腔積液。如果有慢性感染爐,婦科系統如卵巢、輸卵管骨盆內的炎症可能會導致骨盆積液。此外,還有少數是由宮外孕破裂、黃體破裂、盆腔膿腫、巧克力囊腫、卵巢癌引起的。骨盆積液是由結核引起的極少數。

骨盆積液是否需要治療

很多女性定期進行體檢,婦科超聲波檢查是婦科檢查的重要專案之一,可以顯示子宮、卵巢等內生殖器官的大小、形狀、骨盆塊的有無等病變。有時候報告單上會顯示子宮直腸窩少量積液、盆腔少量積液等結果,這些結果確實讓一些女性感到緊張。

但盆腔積液是否需要治療,具體得看積液量的大小。通常情況下,盆腹腔存在少量液體,主要起到潤滑器官表面、減少器官間摩擦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防禦功能。另外,每個月的排卵日,卵泡破裂後卵泡液流入骨盆腹腔,超聲波檢查也提示子宮直腸窩少量積液。另外,月經期間經血稍微流入腹腔,也會引起少量骨盆積液。少量子宮直腸窩積液多為正常生理現象,無需過度擔心,首先考慮超聲波檢查時間是否在經期和排卵期,必要時再檢查。一般生理性的盆腔積液都是可以自行吸收的,不必治療,更不要盲目地服用抗生素或某些清熱祛溼的中成藥,以免造成抗生素或藥物的濫用。

但是,如果B超顯示積液量較多、範圍較大,且伴有單側或雙側腹痛、腰骶部疼痛、腰痠下墜、脹痛等症狀,就要警惕是否為盆腔炎了,需要及時就診,一旦確診為盆腔炎,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以免造成病菌迅速擴散而使盆腔積液的面積進一步擴大,甚至導致輸卵管炎及輸卵管堵塞等併發症。有些疾病如婦科腫瘤,盆腔積液多,腹痛多,也需要立即就診。

骨盆積液正常

女性骨盆積液的正常值必須在10MM以下。生理性盆腔積液就是小於10毫米,在女性經期及經期剛過的幾天,可能會有部分經血沿輸卵管逆流到盆腔,超聲就會看到有少量積液。或者排卵期後,卵泡液隨著破裂的卵泡會流到盆腔,一般量很少,少數目稍多的會在超聲下看到。這兩種多可自然消失,不必進行治療,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正常的盆腔內有很少的液體存在的,主要是減少髒層腹膜和壁層腹膜的摩擦。有時因炎症因素而滲出,超過正常液體量(積液)藥物消炎,積液自然吸收,排卵期和妊娠初期可能產生10mm以內的生理骨盆積液,一般1、2個月以內可以自己吸收。

盆腔積液需要治療的情況

1、盆腔炎症時,腹膜受炎性物質刺激,可產生大量滲出液,超聲波檢查也有盆腔積液,但此時伴有發熱等感染症狀,血液檢查、白細胞等發生變化。

2、患肝硬化併發門靜脈壓力增大、內臟動脈擴張、血漿膠體滲透壓力下降等因素引起腹腔內遊離液體量超過200ml時,稱為腹水。

3、患腹腔腫瘤時,腹膜受炎性物質等刺激,可產生大量滲出液,B超也有盆腔積液檢查常有原發腫瘤臨床表現。

4、異位妊娠時,病灶區域性組織破裂出血,超聲波檢查有骨盆積液,患者經常停止經歷,可能伴有強烈的腹膜刺激痛、噁心和嘔吐等出血量大、頭暈等休克症狀。

5、偶爾在正常排卵卵泡破裂孔出血,月經週期後期排卵後卵巢黃體破裂出血,有小腹疼痛等症狀,超聲波檢查有骨盆積液,這種情況通常在一次性或1~2天內消失,不必驚慌,但破裂口出血量大的話,會引起異位妊娠的症狀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