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男科疾病 > 預防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哪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前列腺炎

預防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哪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前列腺炎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預防慢性前列腺炎?

預防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哪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前列腺炎

1.多喝水:多喝水會導致排尿。高濃度的尿液會刺激前列腺。長期不良刺激對前列腺有害。多喝水不僅能稀釋血液,還能有效稀釋尿液濃度。

2.不要憋尿:膀胱一旦充滿尿意,就要小便。憋尿對膀胱和前列腺不利。乘坐長途汽車前,你應該在乘車前排空尿液。如果你在路上小便緊急,你應該向司機打招呼,下車小便。不要堅持。

3、適度性生活:預防前列腺肥大,需要從中青年開始注意,關鍵是適度的性生活,不要放縱或禁慾。頻繁的性生活會使前列腺長期充血,甚至導致前列腺增大。因此,特別是在性慾強烈的青少年時期,要注意適度的性生活,避免前列腺反覆充血,給前列腺充分的恢復和修復時間。當然,過度禁慾會引起不適,這也對前列腺有害。

4.多放鬆:生活壓力可能會增加前列腺腫大的機率。臨牀上,當生活壓力減慢時,前列腺症狀會得到緩解,因此應儘量保持放鬆。

5.洗溫水澡:洗溫水澡可以緩解肌肉和前列腺的緊張,緩解不適症狀。經常洗溫水澡無疑對前列腺疾病患者非常有益。如果你每天用溫水浴會陰1―兩次,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6、保持清潔:男性陰囊膨脹,汗液分泌較多,陰通風不良,容易隱藏污垢,局部細菌往往利用空虛,導致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下降,如不及時注意也會發生嚴重感染。因此,堅持清潔會陰是預防前列腺炎的一個重要環節。此外,有必要每次在同一個房間裏清洗外生殖器。

7.防寒:不要長時間坐在涼石上,因爲寒冷會增強交感神經的興奮,增加尿道內壓,引起逆流。

8、避免摩擦:會陰摩擦會加重前列腺症狀,使患者明顯不適,爲防止局部有害摩擦,應少騎自行車,不能長時間或長途騎自行車或摩托車。

9.調整生活:儘量不要喝酒,少吃辣椒、生薑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前列腺和膀胱頸反覆充血,加重局部腫脹疼痛。因爲便祕可能會加重前列腺腫脹的症狀,所以平時多吃蔬菜水果,減少便祕。必要時,用麻仁丸潤腸通便藥物幫助排便。

慢性前列腺炎的護理技巧:

1.積極的態度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症狀仍然不明顯。因此,許多患者對治療疾病失去了心理信心,長期生活在挫折下,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患者能重新審視自己的疾病,他們會發現疾病的症狀波動,這往往與情緒和精神狀態有很大關係。當你快樂或投入工作和學習時,你經常感到症狀減輕,甚至感覺不到疼痛;當你情緒低落時,你會感到疼痛加重。

這種加重疼痛的感覺反過來又使情緒更加抑鬱,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情緒持續抑鬱。因此,對於許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來說,努力調整心理狀態,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是首先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2.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一,生活:一定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不規律的生活或過度疲勞導致免疫力下降。

第二,飲食:患者需要避免飲酒和吃辛辣食物。此外,由於慢性前列腺炎發生後前列腺局部鋅離子濃度的降低會影響前列腺的抗病性,患者可以選擇食用含鋅量高的食物,如芝麻、花生、蘋果等。同時,你也可以服用適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利用其抗氧化和去除自由基的作用來改善症狀。尿道的清洗不僅有助於前列腺分泌物的排泄,而且有助於預防重複感染。因此,患者應注意多喝水,經常排尿。同時,還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祕。

第三,運動:適度的運動對情緒調節和身體康復有很好的作用。散步、慢跑和體操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形式。通過腹部、會陰和臀部肌肉的運動,可促進前列腺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有利於局部炎症的消散和吸收。

運動強度取決於他們自己的習慣來掌握和調整,不要太劇烈,也不應該做競技運動,如快速跑步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久坐和長時間騎自行車會導致局部前列腺充血、前列腺代謝物積累、前列腺液排出受阻,成爲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必須在工作間隙保持適當的休息和活動;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如果旅程很長,你可以選擇在路上下車或休息一段時間。

3.適度規律的性生活

許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擔心性生活,擔心性生活會把病原體傳播給配偶,或者認爲性生活會加重前列腺炎,一些射精疼痛患者遠離性生活。因此,相當多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過着長期禁慾的生活。

事實上,性興奮會增加前列腺液的分泌,頻繁的性興奮會導致前列腺液在前列腺中積累,爲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和傳播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媒介。相反,適度的性生活或手淫可以排出前列腺液,緩解前列腺液淤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幫助發揮前列腺的正常功能和患者的康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