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健康生活 > 膽囊息肉的定性診斷與治療

膽囊息肉的定性診斷與治療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膽囊息肉的定性診斷一直困擾着普外科醫生。雖然,當今醫學高度發達,但是,外科醫生和相關檢查科室的醫生仍然不能在手術前明確膽囊息肉到底屬於哪種類型,而膽囊癌的治療效果是十分不樂觀!因此,醫生們爲了防止這種療效不佳的膽囊癌結果的出現,他們將大量的統計學資料進行整理也分析,從而人爲地制定一些醫療原則。這樣,膽囊息肉中的部分病人,就會根據這些醫療原則而將膽囊切除。雖然病人不樂意接受這種治療,但卻也非常無奈。病人的超前要求和當前醫療水平是一對矛盾,目前無法得到滿足。其實,確定膽囊息肉的性質我們還是能夠做到的,只不過不是在手術前確定,而是在手術中。

膽囊息肉的定性診斷與治療

以下就以臨牀工作中病有最多提出的問題作爲引子,來述膽囊息肉的定性診斷與治療。

什麼是膽囊息肉?息肉就是贅生物,也就是多餘的不應該存在的東西。膽囊壁向腔內生長的多餘的不應該存在的東西,我們就稱之爲膽囊息肉。膽囊息肉(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 PLG)又稱之爲膽囊隆起樣病變,是一種常見病。文獻報道其發病率爲3%~6% ,由於患者常無症狀,多數在體檢中超聲發現。膽囊息肉可非腫瘤性(假性)和腫瘤性(真性)兩大類,膽固醇性息肉及炎性息肉屬非腫瘤性息肉,佔84%,而膽囊腺瘤屬於腫瘤性息肉,佔16%,說明大多數膽囊息肉表現爲非腫瘤性息肉,且無明顯的臨牀症狀。文獻報道非腫瘤性息肉無惡變傾向,而腫瘤性息肉有惡變可能。因此,對膽囊息肉的腫瘤性診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膽囊息肉的臨牀分類與膽囊癌 : 膽囊息肉的臨牀分類 第一類:膽固醇性息肉(佔50%)。又稱它爲假性息肉。迄今未發現有癌變的報導。它外觀呈桑葚狀,脆而易碎,蒂細如棉線,極易脫落,多在10mm以內,以多發爲主,位於膽囊體部。大多數膽固醇性息肉病人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輕微,而膽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複查,觀察大小變化。如果有明顯症狀時才考慮手術治療。對於膽囊功能良好且膽囊沒有急慢性炎症的可以首選膽道鏡、腹腔鏡聯合膽囊內鏡檢查、活檢及治療(又稱之爲微創內鏡保膽息肉摘除活檢術),如果膽囊功能差,或伴有急慢性炎症者可首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第二類:良性非膽固醇性息肉(佔40%)。

又稱爲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膽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樣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認的癌前病變,癌變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潛在癌變危險。因此,這類病變應該行預防性膽囊切除,首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第三類:息肉型早期膽囊癌(約佔10%)。目前對於混雜在膽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膽囊癌主要靠B超來偵別。必要時加作CT。B超特徵爲:大於10mm(88%);單發(82%);多位於膽囊頸部(70%);約有50%伴有膽囊結石;病變回聲強度以中低迴聲爲主。一旦懷疑此類病變時應限期行根治性膽囊切除。

通過以上的講解,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理解:膽囊息肉有真假之分。假性息肉是不會癌變的,可以觀察;而真性息肉會癌變,需要將膽囊切除。這樣,如何判斷息肉的真假就非常重要了。

膽囊息肉治療建議對比

外科教材的指導性建議:一 觀察 膽囊內多發息肉,直徑在1.0cm以下無症狀者,應定期B超複查,動態觀察息肉大小形態的變化。2預防性膽囊切除。二 預防性膽囊切除:1單發息肉;2大於1.0cm廣基或基底部寬大者;4病變有增大者;5合併有膽囊結石者;6年齡在50歲以上者,伴有症狀。以上均可以視爲惡性病變的高危因素。

目前新觀念:一 觀察。二 假性息肉要保留膽囊,真性息肉行預防性膽囊切除。

膽囊真假息肉術前診斷的困難性:

腫物的性質其最高診斷依據:組織學診斷。臨牀上經常有通過經皮刺或內鏡活檢等手段取得活體組織,然而,膽囊是一個空腔儲存膽汁的器官,並沒有最近有腔道供內鏡進入,也無法經皮穿刺,故我們無法取到組織。而各種檢查手段均只能對息肉外形進行描述,而這些外形描述僅只能作爲參考,無法指導臨牀。如果外科建議切除膽囊的病人在術中取到活體組織,並進行快速冰凍活檢,最後依據組織學結果,對假性息肉的膽囊給予保留,真性息肉的膽囊給予預防性切除。這樣即能保留部分有功能的膽囊,切除有癌變傾向的膽囊,實爲一種嚴謹的態度下獲得的新的治療方法以。目前醫療水平能否達到這種設想呢?答案是肯定的--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息肉活檢術。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