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健康生活 > 慢性疲勞綜合徵

慢性疲勞綜合徵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5.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經歷過疲勞,或者說有疲勞感,但要診斷成“慢性疲勞綜合徵”(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簡稱CFS)卻是另外一回事。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在1987年最早提出這一疾病命名,並採用1994年國際慢性疲勞綜合徵小組提出的診斷標準。

慢性疲勞綜合徵

一、定義與診斷

簡單地說,慢性疲勞綜合徵的主要特徵有2個,其一是疲勞持續時間較長(超過6個月),而且似乎是沒有來由的,既不是因爲做了大量工作,也不是因爲患有其他疾病。更重要的是,這種疲勞感在停止工作或休息之後也基本不會減輕,什麼也不做仍然感覺很疲勞。因此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明顯影響。其二是經常伴隨其他一些問題,如運動後不適、睡眠後體力不恢復、短期記憶受損、肌肉疼痛、關節疼痛(沒有紅腫)、經常喉嚨痛、頸部或腋窩淋巴結壓痛、頭痛(與以往頭疼的類型不同或更嚴重)。

慢性疲勞綜合徵的症狀非常明顯,給患者帶來很多困擾,但要準確診斷慢性疲勞綜合徵並不容易。複雜性在於①目前沒有靈敏的檢查手段或指標;②其他一些疾病也會引起疲勞或類似症狀;③症狀較輕時醫生甚至不認爲患者病了;④症狀時而緩解,時而復發;⑤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嚴重程度也不同。這些複雜因素使很多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沒有被診斷。在美國,據統計只有不到20%的慢性疲勞綜合徵被正確地診斷。在國內,醫生常常將其誤診爲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內分泌失調、神經官能症等。

如果有比較嚴重的疲勞且超過6個月,充分休息後也不會明顯緩解,同時伴有一些不典型症狀,如類似感冒症狀、全身疼痛、記憶問題等,那麼就要考慮是否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徵了。此時就醫應首先做一些檢查(遵醫囑)確認或排除其他能導致疲勞或相關症狀的疾病。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可以解釋疲勞和相關症狀,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要確診慢性疲勞綜合徵一般要同時滿足2個條件:第一,疲勞超過6個月。第二,具有以下8個症狀中的4個,即①體力或腦力勞作後身體不適連續24小時;

②睡眠後精力不能恢復;③短期記憶力減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④肌肉痠痛;⑤不伴有紅腫的關節疼痛;⑥新發頭痛;⑦頸部或腋窩淋巴結壓痛;⑧經常咽喉痛。如果只有第一條(疲勞超過6個月),而沒有第二條(即症狀不夠4個),那麼不能診斷爲慢性疲勞綜合徵,可以診斷爲“特發性疲勞”(即不明原因的疲勞)。

特別要提醒的是,需要找醫生診斷慢性疲勞綜合徵,而不能自我診斷,因爲診斷慢性疲勞綜合徵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排除可能導致疲勞的其他一些疾病。如果把其他疾病導致的疲勞誤診爲慢性疲勞綜合徵,可能會耽誤疾病治療,並導致嚴重後果。

二、可能病因

儘管進行了很多研究,但目前仍不能確定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可能不是單一的病因,而是多個因素共同造成慢性疲勞綜合徵。目前已經研究過的可能與慢性疲勞綜合徵發生發展有關的因素包括感染、免疫功能紊亂、應激、創傷和中毒等。

慢性疲勞綜合徵可能與病毒與微生物感染有關。很多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出現咽喉痛、發熱、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與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有關。而且在一部分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血清匯中能檢測到相關病毒的抗體,如EB病毒、流感病毒、人類皰疹病毒6型、風疹病毒、輪狀病毒、腸道病毒以及立克次體、支原體等。當然,有些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根本沒有病毒感染的臨牀和實驗室證據,應用抗病毒藥物也無效。所以單一的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不會導致慢性疲勞綜合,但可能是一個誘發因素。

慢性疲勞綜合徵可能還與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有關,但目前尚無定論。慢性疲勞綜合徵可以出現各種免疫異常現象,例如過敏、食物不耐受等,但不是所有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都有過敏性反應或食物不耐受。

慢性疲勞綜合徵還與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有關。身體或精神壓力在很多慢性疲勞綜合徵發病之前出現,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改變內分泌系統和激素分泌,比如,一些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皮質醇水平比健康人低,激素改變則繼而影響免疫系統和其他身體系統。

低血壓和頭暈(神經介導性低血壓)可能與慢性疲勞綜合徵有關。慢性疲勞綜合徵會出現血壓和心率自主性調節紊亂。很多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在洗熱水澡時發生疲勞加重、低血壓、頭暈和心動過速,體位變化、進食、大量喝水或增加活動之後,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都有這種問題。

營養缺乏也被懷疑是慢性疲勞綜合徵的病因之一。但現有證據還不足以證明慢性疲勞綜合徵是由營養缺乏引起的,尤其不能證明是由哪一種營養素缺乏引起的。不過,有證據表明,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常常存在營養缺陷,營養充足的均衡飲食可以讓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受益。

三、管理對策

管理慢性疲勞綜合徵就像該病本身一樣複雜。目前還不能治癒,也沒有特效藥,隨着時間推移,症狀會改變很多。患者應密切關注病情變化,並及時就醫。如果有可能的話,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應與醫生建立密切聯繫,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案,以緩解症狀,管理日常生活。要注意,最主要的管理目標是減輕疲勞和其他症狀,而不是恢復如常。徹底恢復如常這個很難實現的目標會增加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的身心壓力,反倒不利於緩解病情。

慢性疲勞綜合徵會給患者生活帶來很多困難,該病導致的身心衰弱可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災難性影響,迫使他們適應疾病帶來的限制,並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常見的問題有,症狀不斷變化且難以預測,體力下降干擾日常活動,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損害工作表現或學習成績,與家庭成員、朋友和合作夥伴的關係惡化,無力撫養孩子,經濟收入減少等。這些問題往往會帶來憤怒、內疚、焦慮、孤獨和自暴自棄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又會使慢性疲勞綜合徵的症狀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幫助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控制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1. 用藥物或醫療方法治療最具破壞性的症狀,包括疲勞、睡眠障礙、疼痛、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抑鬱和焦慮、頭暈目眩等。

2. 監測藥物和營養素補充劑的使用,避免濫用。

3. 管理日常活動和鍛鍊,避免過度。

4. 改進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睡眠問題造成的疲勞

大多數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嗜睡、早醒或頻繁醒來、多夢、噩夢、夜間肌肉痙攣等。一個明顯的共性問題是睡眠後體力恢復較差等。受此困擾的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並掌握一些標準睡眠技術:①建立定期的就寢時間,不要因爲其他事情耽誤或提前睡眠;②避免白天打盹或小睡;③睡覺之前不要做體力或者腦力活動;④除非睡覺和做愛,否則不要躺在牀上;⑤安排定期的睡眠和喚醒時間;⑥控制臥室內噪聲、光和溫度;⑦避免咖啡因、酒精和菸草;⑧在睡覺前至少四小時進行一些輕度運動或伸展活動,可以改善睡眠。如果這些措施不能湊效,則應求助醫生,使用相應的藥物改善睡眠。

各種疼痛

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通常會有肌肉或關節疼痛,還有頭痛和皮膚觸痛。這時醫生會推薦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止痛藥。儘量管理疼痛,對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是非常明智的。疼痛管理還包括拉伸和運動療法、輕柔按摩、熱敷、心理放鬆技巧等。

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

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會給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帶來更大困惱。放鬆和冥想訓練對患者有益。用備忘錄、程序、書面記錄等手段有助記憶。一些刺激記憶的遊戲活動(如紙牌等)也是有益的。

抑鬱和焦慮

像慢性疲勞綜合徵這樣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有時會導致抑鬱症。大約有一半的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在病程當中經歷過抑鬱症。抑鬱症可以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物治療,並減少焦慮和壓力,但治療抑鬱症並不能使慢性疲勞綜合徵痊癒。

深呼吸、肌肉放鬆、按摩、瑜伽和太極拳等運動有利於減輕焦慮和抑鬱。

頭暈眼花(與體位有關)

有些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出現於體位相關的頭暈目眩,在站起來時格外明顯。如果頭暈目眩比較頻繁,就要找醫生進一步診治,特別是心臟科醫生,以便明確是否有心臟或血管方面的疾病。如果心血管方面沒有問題,那麼可以嘗試增加水分和鹽的攝入量。

監測藥物和營養素補充劑的使用

用於慢性疲勞綜合徵治療的藥物有很多,分別針對睡眠障礙、認知問題、疼痛和其他症狀。這些藥物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尤其是隨着藥物劑量逐漸增加時,更要注意藥物副作用,可能會造成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症狀。

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還經常服用維生素、其他營養素和中草藥補充劑。有些患者服用這些補充品後感覺症狀好轉。但要注意這些製劑潛在的安全風險,尤其是劑量較大(如重複服用)或產品質量無法保證時。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選用這些補充品之前最好諮詢專業醫生或營養師。要強調的是,營養補充劑不能代替均衡飲食,即使服用維生素等營養補充劑,也仍然要注意飲食均衡。

慢性疲勞綜合徵症狀複雜多樣,困擾很多,又難以根治,很多患者傾向於服用多種藥物以及多種營養素或中草藥補充劑,這無疑增加了藥物副作用的風險。所以在服用這些藥物或補充品之前諮詢醫生或營養專業人員,不能盲目相信網絡上傳播的信息。

管理體力活動和鍛鍊

首要的原則是避免過度。日常活動如打掃衛生、逛街、清潔等都可以如常進行,但要避免時間太長或感覺費力,可以把這些活動分解成較短的、不費力的方式進行。較劇烈的有氧鍛鍊對大多數慢性病有益,但可能不適合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那些旨在提高有氧能力的劇烈運動,如快跑、足球、羽毛球等更不適合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

當然,也不要完全放棄活動和鍛鍊,否則適得其反會加重症狀。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鍛鍊還是必要的。雖然體力活動、腦力活動或鍛鍊後身體不適是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的常見症狀,但這不是完全放棄的理由。因人而異的活動和鍛鍊有助於改善情緒、睡眠、疼痛和其他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