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家長批評孩子沒有用怎麼辦 怎麼教育不聽話的孩子2018

家長批評孩子沒有用怎麼辦 怎麼教育不聽話的孩子2018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特別的頑皮不聽話怎麼辦,有的時候孩子特別的頑皮,怎麼批評都不聽,這個時候媽媽肯定會特別的焦慮,那麼面對這種孩子應該怎麼辦好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家長批評孩子沒有用怎麼辦 怎麼教育不聽話的孩子2018

當孩子怎麼批評都不聽家長怎麼辦?

“破壞分子”天天

天天今年二年級,他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喜歡鑽研電視、電燈,經常擺弄家裏的電器,拆拆裝裝,忙得不亦樂乎。但是,從一年級開始到現在,他一直令老師十分頭疼。因爲他沒有規則意識,上課不舉手就發言,不經過同學允許就去拿同學的文具玩,排隊的時候跟同學講話。一年級的時候,老師還是非常有耐心的,知道他幼兒園太過寬鬆,沒有形成規則意識。到了二年級,除了班主任老師保持理性的剋制之外,其他任課老師已經對他採取放任態度了。無論怎麼想辦法,天天都沒有改變。每天被任課老師投訴,班主任的情緒也到了崩潰的邊緣,於是家長就成了學校的常客。媽媽爲此也十分頭疼,沒法專心工作

從聽懂到改變

情境一:

天天的話:“一個人有了污點,以後不管怎麼努力,都還是抹不去的,所以努力了也沒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孩子的無助)

心解讀:我犯過錯,我也努力改變過,但我發現努力也沒有用。

應對:我拿出一張100元的人民幣,捏皺了後問天天,這張錢還有用嗎?天天仔細查看了這張錢,發現沒有破損,他很肯定地說:可以。我繼續把錢捏的更皺,繼續問天天,這張錢還可以用嗎?天天充滿懷疑,不過還是仔細驗證了一下錢是否有破損,還是肯定地說:可以。我把錢撕了一個小小的口子,繼續問他。天天想了想說:這張錢就不能使用了,因爲有了破損。我把這張100元遞給了天天,並說:我們今天做一個實驗,看看這張錢到底能不能購買東西,你和媽媽一起去試試看,把結果告訴我。晚上,天天很開心的語音說:老師,這張錢成功的花出去了,那位營業員仔細看了錢,還說怎麼這麼皺,我跟她說我們在做一個實驗,她就果斷的收下了。所以就算有污點,還是可以改變的。

情境二:

天天的話:“我畫的不好,老師會說你畫的頭太大,腳太小,手怎麼會沒有手指頭呢?”(我在想,孩子每天多少次面對類似的評價呢?)

心解讀:我做什麼都不好,那我乾脆就亂畫了。

應對:1、幫助天天正向理解老師說的話。老師的意思不是說這張畫畫得不好,而是說她很希望你畫出更真實的人的樣子。

2、幫助天天理解自己這幅可愛的卡通人與真實人之間的區別

3、鼓勵天天重新畫一幅能讓老師理解的畫,也就是老師想看到的一張更真實的人物圖。

家長批評孩子沒有用怎麼辦 怎麼教育不聽話的孩子2018 第2張

情境三:

天天的話:我週一表現好,週二表現好,週三下午就不行了,不受控制,就管不住自己了。(還有一種批評,叫做忽視)

心解讀:我第一天表現好,你們看不見;第二天表現好,你們也看不見,稍微犯了點錯,你們就否定我前面的努力。那就這樣吧,努力不努力都一樣,乾脆不努力了。

應對:1、幫助天天重新理解老師對他的印象和評判。老師其實已經發現了你的改變,老師在等你連續一週或兩週都表現好了之後,再表揚你的呢。

2、在家進行場景模擬。在上課時發言需要舉手,跟老師說話先詢問老師是否有時間,跟同學說話時也要給同學說話的機會,想玩同學的文具需要徵求同學的意見。

3、關注並記錄孩子的進步。孩子的自我管理需要正向的鼓勵,沒有了關注和鼓勵,很容易自暴自棄,形成習得性無助。有時候即便孩子依然犯了錯,也要關注到第一,孩子不是故意的,他只是那時候沒有管理好情緒。第二,雖然犯了錯,但犯錯的頻率少了,程度輕了。讓孩子知道努力還是有用的,鼓勵孩子繼續嘗試。

1、家長不要急着給孩子各種品行定性,關注事情發生的過程更重要。

2、家長不要在老師面前指責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而是學會科學的解讀發生的一切。當老師有了負面評價的時候,能剝離評價而找到老師真正期望的正向行爲,並翻譯給孩子聽。

家長批評孩子沒有用怎麼辦 怎麼教育不聽話的孩子2018 第3張

3、缺的課是可以補的。家長不要把責任全部推給老師或學校,首先考慮換學校,然而再好的學校也可能遇到孩子不能適應的老師,孩子缺的規則意識,缺的習慣養成,都需要想辦法補上。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不適應就換地兒,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幫助孩子適應不同環境。

4、把問題看作一個機會。當遇到各種投訴的時候,家長難免會束手無策,着急上火。但如果把這看作一個機會,我們就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尋找對策。家長能否定心,直接影響孩子能否不斷改進。情緒反覆的家長,很可能讓孩子的行爲也不斷反覆,時好時壞。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