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性格養成 > 上學後就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孩子社交能力差如何培養

上學後就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孩子社交能力差如何培養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3.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送到託兒所的孩子被老師反饋不理人,在託兒所也沒有小夥伴,這種情況實在是讓爸爸媽媽擔心,孩子不能在陌生環境裏和他人好好的相處,這個確實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畢竟有的人會認爲孩子天性就是喜歡多交往朋友的,不過孩子社交能力差怎麼辦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孩子社交能力從哪瞭解

上學後就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孩子社交能力差如何培養

多向幼兒園老師要"情報",通過和老師的交談,瞭解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如果寶寶的老師認爲他確實在學校不合羣,那麼,試着向老師建議:是不是能讓寶寶在學習或是課外遊戲時間,和其他小朋友結成對子,有意識得多安排他們一起活動。

遊戲是培養寶寶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父母要多鼓勵自己的寶寶參加遊戲活動,讓寶寶走進別的小朋友中間去玩。通過遊戲,幫助寶寶逐步擺脫"自我中心",融入到羣體之中。邀請寶寶的朋友來家做客一旦寶寶有了朋友,哪怕只是一個,馬上邀請他到家裏來玩。趁着這個機會可以教寶寶學習待客,學習幫助別人,學習分享玩具。如果寶寶將好吃的食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會大大激發寶寶與同伴長期友好相處的願望。同時,父母還可以在家裏開闢出一個"遊樂場",讓寶寶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在裏面玩。要注意的是:遊戲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寶寶的反應和心情,一旦他們發生摩擦、發脾氣開始吵鬧時,父母要給予制止和正確的引導,告訴寶寶在交友中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

給寶寶做好個好榜樣,父母的態度和行爲對寶寶社交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裏,家長應該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寶寶也可以學習一些待人接物、交流合作的交際技能。有了父母良好的榜樣,寶寶也會依樣畫葫蘆,也會學着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的同伴。有的父母認爲寶寶還小,沒有自己的思想,事事都爲寶寶拿主意,做決定,其實不然。父母一定要尊重寶寶的意見和看法,讓他從小就感覺到被尊重,這樣,他自然而然會學着尊重他人,而這恰恰是交朋友的前提條件。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上學後就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孩子社交能力差如何培養 第2張

給孩子一個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

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儘可能做孩子的朋友,培養孩子愛說話、敢說話的性格。家庭大小事儘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應多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利於孩子樹立自信心。大膽地與人交往,品嚐與人和諧交往帶來的種種樂趣。

教孩子用文明語言與他人交流

教孩子用文明語言與他人交流,如“謝謝”、“不客氣”、“對不起”、“行嗎”、“你先玩,我後玩”等語言,使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待人熱情主動,逐步學會與人交往,學會交朋友。

不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父母們總是急於讓孩子儘快掌握成人交往的技巧,其實,孩子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在社會交往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具備相應的心理成熟度,另一方面就是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積累。

尊重孩子的個性

尊重孩子的交往興趣,讓孩子明白與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權利,處理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也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一步。

一些孩子不願意主動結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處,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歡結伴,喜歡和一大堆朋友玩。

尊重孩子的朋友

家長要善於與孩子溝通、善於觀察,瞭解孩子身邊幾個要好的小夥伴,並且尊重孩子的這些朋友,否則孩子在朋友面前很沒有面子,自尊心就會受創,內心就會叛逆。加入家長尊重孩子朋友,那麼孩子在朋友面前也是相當自信的,也會被朋友認可,更好的與朋友和睦相處。

幫助孩子融入社會

有些孩子在自己家人、朋友面前還能侃侃而談,但是到了公衆場合,社會大環境下就很難組織語言,很難啓齒,因爲孩子害怕面對陌生環境,不敢表現自己。此時家長要站出來鼓勵孩子勇敢表現自我,慢慢引導孩子融入新環境,讓孩子敢於與陌生人交流、敢於在陌生環境自信大膽的展示自己。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如果您細心觀察可以發現,有些孩子喜歡和比自己小一點的孩子玩,有些孩子喜歡和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有的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和比他大一些的孩子玩會吃虧,就限制自己的孩子和小孩子玩,但事實上可能是,小哥哥小姐姐那裏學到交往技巧,與比自己小一些的孩子交往可能學會照顧人。所以請您充分尊重孩子賦予孩子自由選擇小朋友的權利您只需在必要情況下給點建議。

給予孩子安全感

寶寶離開父母或者監護人會感到害怕,這是正常的。他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去面對陌生,陌生大環境和陌生的人。他還小,不能獨立處理問題也很正常,他們需要安全感。

到了一個陌生環境,你可以不斷在房間裏走進走出,最終你的寶寶會認識到即使有時你不在他身邊,你很快還是會回來的。“這就是一種安全感,不要讓孩子覺得你丟下了他,這樣他會非常畏懼和害怕。

影響孩子人際交往的因素

上學後就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孩子社交能力差如何培養 第3張

缺乏交往動機

現在電子和通訊技術高度發達,孩子足不戶出就可以享受到電子遊戲、電視和互聯網帶來的娛樂,這也削弱和淡化了他們與同伴間的交往動機和慾望。

生活環境的影響,缺乏交友環境

目前,我國居民住房多爲單元結構,家庭結構小家庭化、少子化,失去過往大家族親朋好友常往來,及街坊鄰居在外玩耍那樣的自然環境,這在客觀條件上就壓縮了孩子的活動天地,增加了孩子們之間的走動來往空間限制,減少了孩子們在一起遊戲、玩耍和交往的機會。再加上現代生活節奏緊張,鄰里間互不往來,這必然影響孩子。孩子間即使偶有交往,也被某些家長的癖好所影響。如:有的家長特講乾淨,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清理得整齊有序。當孩子朋友來玩時,由於孩子天性好動,難免弄亂弄髒。然而,家長不懂得兒童渴求朋友,當面指責孩子的朋友這也弄髒了,那也弄壞了,或者限制孩子們在家的某些活動。這樣,既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影響了孩子與朋友間的友誼,結果是朋友再也不願來玩了。因爲,你的家不能成爲孩子們無拘無束、愉快玩耍的地方。

孩子有不良交往習慣和行爲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和行爲將會嚴重影響他的人際關係,使他成爲一個令人討厭的人,使他成爲一個不受大家歡迎的人。比如有的孩子很“自我”,總希望別人都聽他的,好事都要自己獨佔,處處喜歡佔上風;有的孩子對別人斤斤計較,說話尖酸刻薄,稍不如意就亂髮脾氣耍態度;有的孩子的攻擊性比較強,喜歡欺負別的小朋友,好搶別人的東西,如果有誰不聽招呼就會以武力相加;有的孩子不愛關心別人,不願幫助別人,即使別人有困難向他求助請他幫忙,他也會常常無動於衷;有的孩子自私自利,爲人特別小氣,自己的東西絕不允許別人染指,有好吃的或好玩的從不願意拿去與別人分享。孩子如果在人際交往中的經常有這些消極的表現,即使他內心裏再怎麼想與別人交朋友,再怎麼想拉近與別人的距離都是無濟於事的。

孩子缺乏交往技巧

社會交往是需要技巧的,許多孩子正是由於沒有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和方法,才使得他的人際關係不太好,大家不太願意與其交往。比如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商量,在和別的小朋友一起遊戲時無法友好相處,要麼不歡而散,要麼互相攻擊;有的孩子不懂得禮貌用語,說話時經常在無意中就傷害到了別人,而自己卻全然不知;有的孩子不善於處理衝突和矛盾,同學之間一點小小的問題就鬧得不可開交,就連好朋友也會冷落人家一年半載;有的孩子沒有學會忍讓,看到別人手裏的玩具比較好玩就迫不及待地想搞到手,如果人家不給,他就會伸手去強搶;有的孩子不會主動與人交往,常常是別人給他打招呼之後他才稱呼別人,常常是別人邀請他一起玩之後他才知道加入,與人相處時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有的孩子不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重要,即使在別人遇到困難需要援助之手的時候,他也會表現得無動於衷。

孩子有交往受挫的經歷

每個人都追求成功,因爲成功可以激發一個人的鬥志,可以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沒有人希望自己失敗或受挫,因爲挫折和失敗總是會給人的心理帶來負面的影響。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成功的,他很有可能會遭遇挫折和失敗,孩子的人際交往也不例外,這時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經不起與人交往中的波瀾與挫折,再加上成人沒有給予及時的、有效的幫助和疏導,孩子就有可能會被與人交往中的挫折所困擾而不能自拔,從此變得在衆人面前膽小和退縮,害怕與人交往。比如有的孩子在與同伴一起玩耍時,受到了別人的欺負,他想反抗可又實力不如人家,只好逆來順受,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之後,孩子就會覺得與同伴在一起是件危險的事情,等到下次再與孩子們一起玩耍時,他會有較大的心理壓力,他會採取儘量迴避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孩子受父母暗示和影響

有些父母本身就不擅於與人交往,平時很少與外界接觸,親戚之間幾乎不走動,朋友也不多,對門鄰居住了許多年沒打過幾次招呼,見了陌生人常常不知所措,有人來家裏串門通常也就是幾句寒暄了事。家長在人際交往中的這些做法無疑地會潛移默化影響着孩子,孩子會拿家長做爲模仿的對象,孩子會從父母身上漸漸地習得這些行爲習慣,養成內向、孤僻的性格;有些父母喜歡給孩子貼標籤,當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得不如人願時,家長就會說孩子“沒出息”、“上不了檯面”、“不會與人交往”,孩子經常聽到這樣的評價,他就會當真認爲自己的社交能力很差很差,從而更加不會與人交往;有些父母經常告誡孩子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他們會使你受到欺騙,孩子接受了這種觀念,在他的腦子裏就會形成陌生人就是壞人的想法,他就會增加在人際交往方面的不安全感,總是對別人處處設防,從而影響和阻礙了他與別人的正常來往。

家長的溺愛和過分保護

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疼愛,甚至達到溺愛的程度,孩子事無鉅細父母都給照顧的無微不至,孩子就是家裏的中心和太陽,父母每天都像行星一樣不知疲倦地圍着孩子轉,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家裏但凡有好吃的和好玩的,從來都是孩子一個人無條件地獨佔,根本不用考慮與別人分享。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惟我獨尊的習慣,於是當他與別的孩子相處時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得關心別人,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十分驕蠻任性,讓人無法接受和靠近,從而使他失去了許多交朋友的機會;有些家長對孩子採取了一些不必要的保護,他們對孩子的外出是處處不放心,總怕孩子會有危險發生,總怕孩子和別人在一起會吃虧受欺負,於是就喜歡把孩子關在家裏,即使允許孩子出門也會陪伴左右。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由於缺少與人交往的鍛鍊,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往往較差,在社交場合經常會有一些笨拙的舉動出現,顯得手足無措,而且一旦與同伴之間的衝突發生,他便會選擇退縮和迴避來應對。

哪些具體活動促進孩子人際交往

上學後就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孩子社交能力差如何培養 第4張

建議一:教孩子推銷自己

成功地推銷自己是成功他人交往的前提,家長要有教孩子推銷自我的意識。

家凱是個快樂的男孩,他走到哪裏都會認識很多好朋友。這不,今天班上來了個新同學,第一節課後,家凱便走過去向新同學自我介紹:“我叫家凱,歡迎你加入新的班集體,以後有什麼不知道的地方你可以來找我。現在我帶你去熟悉一下學校的環境吧?”沒兩天,家凱便與新來的同學成了好朋友。

其實,每一位家長都應該讓孩子有推銷自我的意識。要知道,敢於推銷自我的孩子一定認識到了自己的優點、別人的需要,這樣的孩子是自信的、陽光的。

建議二:教孩子學會對別人說“讓我們做朋友吧”

初二學生子晨在參加全國暑期夏令營的時候,聽說同住的一個室友分別來自杭州、內蒙古和成都。在與他們聊天時,他一會兒問來自杭州的室友:“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一定很美吧?”一會兒又問來自內蒙古的室友:“內蒙古的烤羊腿好吃嗎?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呢?”轉過頭接着對來自成都的室友說:“聽別人說成都也是好地方啊,尤其是成都的小吃,遍及全國。”結果大家很快就喜歡上了子晨,在一起活動的日子,他們聊得不亦樂乎,和子晨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請別人分享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是與他人交朋友、表現友好的一種方式,也是與人更好相處的一個技巧。家長應該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給孩子傳授這樣的交友之道。當孩子掌握了這個技巧,他就很容易贏得更多人的好感。

建議三: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在集體活動中,家長應教育孩子多幹事情、少指揮人。如果一個人自己不做事,卻喜歡指揮別人,那麼同學就會對他產生反感,乃至討厭與他交往。因此,家長應教育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尊重別人,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幫助別人,這樣才能贏得更多的朋友;如果有的同學對自己態度冷淡,也不必介意,應該堅持在集體裏服務於大家,久而久之,同學就會對自己熱情起來。

家長還應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羣體活動,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蔘與纔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也需要膽量。這種膽量,正是人際交往中所必需的。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而合適的對手,往往也就是具有深厚友誼的夥伴。

方法四:鼓勵孩子帶同學來家裏

我曾經在班裏搞過一個活動,叫“一日管”,就是讓幾個孩子到其中一個孩子家裏去生活一天。

這個活動開展得很好,不僅孩子們非常喜歡,家長們也非常樂意配合。

孩子們對去別人家住感到非常興奮,感覺什麼都是新鮮的,他們會跟其他孩子一起學習、娛樂、做家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與人交往的能力也會得到鍛鍊。幾個家庭輪流承擔這樣的活,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