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教育 > 3-6歲 > 孩子的兩個叛逆期 怎麼用心理學知識應對叛逆期的娃

孩子的兩個叛逆期 怎麼用心理學知識應對叛逆期的娃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5.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有兩個叛逆期,一個是在2歲左右,另一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青春期,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一味說教不可取,那麼,怎麼用心理學知識應對叛逆期的娃?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孩子的兩個叛逆期 怎麼用心理學知識應對叛逆期的娃

孩子的兩個叛逆期

有關研究顯示,成長過程中,孩子通常會迎來兩個叛逆期,也被稱作反抗期:

第一個是幼年反抗期,通常發生在2-4歲,最主要的表現是孩子反抗父母對自己身體活動、自身行動的束縛,這一反抗期主要是圍繞肢體行爲的反抗;

第二個是青春反抗期,也是大家最常提到的、最令家長頭疼的反抗期。這一反抗期通常集中爆發在初中階段,這一反抗期主要是圍繞心理、態度的反抗,最主要的表現是孩子與父母出現了較爲明顯的觀念衝突,孩子希望證明自己的獨立人格,獲得尊重。

這樣的反抗期是普遍存在的,曾有調查數據顯示,經常抱有叛逆心理的中學生佔總體的佔32.6%,接近三分之一;偶爾抱有叛逆心理的甚至高達89.4%,佔總體的大多數。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叛逆期是大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作爲家長會對此經常會爲此煩惱或是憤怒,但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家長作爲教育者不得不邁過去的坎。

孩子的兩個叛逆期 怎麼用心理學知識應對叛逆期的娃 第2張

怎麼用心理學知識應對叛逆期的娃

1、飛鏢效應:越用力,越適得其反;越鬆弛,越拉攏關係

飛鏢是古代捕獵的一種武器,獵人用力投擲出去後,看似遠遠飛出去的鏢,卻會在某個點掉頭折回來,重回獵人手中。

在心理學上,飛鏢效應指“事與願違”,就好比用力把飛鏢擲向一個方向,結果飛鏢卻飛向了相反的方向。

只猛盯着目標,卻不講究方式方法,最終也不會達成目標。想讓孩子不叛逆,就是我們盯着的目標,一味地壓制,看起來是最容易接近目標的方法,但實際上卻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甚至變得更叛逆。

“不服管”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唸叨和指揮,而是放下架子,平等的對話、耐心的傾聽,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你向後退多一步,他反而靠近你多一步。

孩子的兩個叛逆期 怎麼用心理學知識應對叛逆期的娃 第3張

2、視網膜效應:目光所及,多尋優點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取決於父母如何看待孩子。

這也是視網膜效應希望帶給大家的啓示: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

父母如果挑剔難溝通,孩子自然忤逆難相處。

反之,父母如果可以將目光聚焦到孩子的長處,減少對短處的關注,每個孩子都會汲取到更多正面的認知和鼓勵。

3、自己人效應:先結盟,拉攏自己人

許多人抱怨,逆反期的孩子沒辦法好好說話。

但原因其實是,父母自認爲的“溝通=講道理”,而孩子需要的“溝通=談心”。

心理學教授賀嶺峯曾提出一個“自己人”的觀點:“家長要想多瞭解孩子,就得多暴露自己,家長暴露自己越多,孩子暴露自己也會越多。”

比起循循善誘的大道理,敞開心扉地跟孩子保持“情感共鳴”,放下父母的身份,暢聊下自己年輕時的糗事,摔過的跟頭,得到的教訓。感情拉近了,心就靠近了。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自己人效應”:讓對方將你和他歸爲同類人,“自己人”的話就會更被信賴和接受。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