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男科疾病 > 中國前列腺癌每年增長5% 治療過度

中國前列腺癌每年增長5% 治療過度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列腺癌在歐美是男性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病率隨年齡增長80歲以上檢查前列腺半數有癌病竈但實際臨牀發病者遠低於此數前列腺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區和種族差異據統計中國人最低歐洲人最高非洲和以色列居間我國及日本等國家爲前列腺癌低發地區但無選擇50歲以上男性屍檢前列腺節段切片發現潛化癌病竈數與歐美相近因此有人認爲東方人癌生長比西方人緩慢臨牀病例較少另外前列腺癌與環境亦有關係。前列腺癌危害大,男性如何預防前列腺癌?

中國前列腺癌每年增長5% 治療過度

前列腺癌每年增長5%,有過度治療傾向

前列腺癌成爲美國男性第一癌,在我國發病率也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徐勇表示,該市每年前列腺癌增長率超過5%。前列腺疾病是男性中老年疾病,隨着社會老齡化和壽命的延長,很可能成爲危害男性健康的第一腫瘤。他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隔一段時間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PSA)是最保險的。這個檢查只有70元左右,特別是有下尿道症狀的中老年男性最好列入體檢項目。

前列腺疾病有過度關注、過度治療的傾向。男性一般在40歲到50歲之後前列腺肥大,在40歲到79歲之間,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發病率約爲50%。徐勇表示,一般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不會導致癌變,沒有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對待難言之隱也要去正規醫院診斷治療,平時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運動,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太擔心。

前列腺癌的分類

(1)前列腺潛伏癌:生前沒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狀和體徵,死後屍檢中病理學檢查發現的前列腺癌。潛伏癌可發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在中心區和外周區很常見,經常分化的腺癌。其發病率海外報道爲15%~50%。我國北醫大泌尿研究所研究報報道,前列腺潛伏癌的發病率爲34%。據統計學研究,前列腺潛伏癌的發病可能與環境和遺傳因素有關。

(2)前列腺偶發癌:臨牀以良性前列腺增生爲主要症狀,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中,組織學檢查發現前列腺癌。其組織學表現爲分化良好的腺癌,以管狀腺癌和篩網狀腺癌爲主,少數爲低分化腺癌,海外前列腺偶發癌的發病率爲10%~30%。國內發病率報道在5%左右。

(3)前列腺隱性癌:患者沒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狀體徵,但淋巴結活檢和骨穿的標本病理學檢查證明了前列腺癌。可以進一步證明前列腺穿刺活檢。這種患者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提高。活檢組織做PSA和(或)PAP免疫組化染色均爲陽性。

(4)前列腺臨牀癌:臨牀檢查(指診、超聲、CT或磁共振等)診斷爲前列腺癌,並可經過活檢證實。也可通過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來協助診斷。許多患者在肛門診接觸前列腺結節,超聲波檢查顯示前列腺結節外形不規則,回聲不均勻,回聲低。

如何預防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可以通過早期檢查發現和治療。許多事情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包括改變飲食和適度運動。

1.喝咖啡

普通、低咖啡鹼,半脫咖啡鹼,不管是哪種咖啡都是不錯的選擇,哈佛研究人員說。他們發現,每天喝6杯以上普通低咖啡咖啡的男性喝的男性患前列腺癌晚期的概率低59%。研究的作者KathrynWilson博士表示,確定咖啡是否真的有利需要更多的研究。

2.不吃炸麪包圈

血液中反式脂肪酸水平最高的男性比最低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高2倍。反式脂肪酸會增加炎症和胰島素的抵抗,這兩個因素在前列腺癌的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好不要吃油炸麪包和曲奇,包裝上有氫化油的食品。

3.多吃紅色食物

多吃調理好的番茄產品,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隱患。兩者之間的關係在20世紀90年代首次被哈佛研究者EdwardGiovannucci博士發現,後續的研究肯定起到了可以吃紅色食物的作用。其有效成分爲番茄紅素,是番茄中的色素,烹飪後效果更好。每週最好吃兩份以上。

4.多運動

運動能降低41%患嚴重型前列腺癌的風險。此外,在前臉腺癌倖存者中,每週進行5小時高強度運動(打網球、跑步、游泳或騎自行車)的人,死亡率下降了56%。多活動,得到的保護越多哈佛公共健康學院的ield博士說。

5.到醫院做篩查

男性到了50歲應該每年去醫院做直腸檢查和前列腺抗原檢查。如果有前列腺癌的家庭史,從40歲開始進行這些檢查。

6.規律性事

短時間內多次性交者,發生急性前列腺炎的比例高達89.7%。相反,節制性慾,大量囤積前列腺分泌,長時間前列腺過度擴張充血,引起炎症。另外,體外排精、性交中斷等,前列腺充血腫脹引起炎症。

7.注意激素補充劑

有很多宣傳說睾丸激素的治療可以提高對性生活的渴望,但高劑量的睾丸激素與前列腺肥大和腫瘤有關,很少提及。如果他因爲前列腺問題而受苦的話,遠離這些激素補充劑。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