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故事音樂 > 頭伏餃子二伏面是哪裏的風俗 頭伏爲什麼要吃餃子

頭伏餃子二伏面是哪裏的風俗 頭伏爲什麼要吃餃子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地方都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風俗習慣,這也是勞動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有着“元寶藏福”的寓意,而餃子餡兒也是有講究的,要健康養生,頭伏餃子二伏面是哪裏的風俗?爲什麼吃餃子?下面本站帶來介紹。

頭伏餃子二伏面是哪裏的風俗?

頭伏餃子二伏面這是北方流傳多年的俚語,也比較符合北方人的飲食習慣,沒事吃一頓餃子,而南方則不是很常見。

入伏,意味着夏天真正的開始。三伏天不僅是一年最炎熱的時候,還是麥子豐收的季節。所以就有這麼一種說法“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也是延續至今的一種食俗。

頭伏餃子二伏面是哪裏的風俗 頭伏爲什麼要吃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爲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而且,頭伏吃餃子,寓意“元寶藏福”。漢代東方朔在給《郊祀記》註釋時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開,故爲臧伏,因名伏日也。”也就是說,過了夏至,天氣一天比一天短,陰氣放射,因爲太陽餘威還沒有過去,壓制着陰氣,所以天氣還很炎熱。“夏日三庚數頭伏”。庚屬金,庚日避伏,餃子形似元寶,元寶屬金,金寶長伏,“伏”與“福”諧音,因此,頭伏吃餃子的諧意就是“元寶藏福”

另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人容易生病,因此人們要注意伏天養生。一般來說,頭伏又有“歇伏”“洗百病”“貼伏膘”的說法。以前人生活條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入伏的時候正好收完麥子,吃餃子就是改善生活了。吃熱湯麪呢,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三伏就已經是秋天了,吃餅和雞蛋可以補充營養,一方面也是要送走伏天的意思。所以,代代相傳這“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流傳下來了!

頭伏爲什麼要吃餃子?

頭伏吃餃子有 “元寶藏福”的寓意,因爲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此外,還因爲餃子形似元寶, “伏”與“福”諧音。餃子最大的優點就是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葷菜,又有素菜。

在伏天餃子的品種及用餡也多種多樣,有水煮餃子、燙麪餃子、油煎餃子、鍋貼餃子等。餡有一個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蘆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膩韭菜餡的,還有用鮮藕、木耳、雞蛋、口蘑製成的藕餡餃子。還有鍋貼餃子,鍋貼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

頭伏餃子二伏面是哪裏的風俗 頭伏爲什麼要吃餃子 第2張

包蝦仁餡餃子

我們在做蝦餃的時候常喜歡放入其他材料。但是蝦仁非常易熟,而其他材料較蝦仁難熟,如果等到其他材料煮熟,蝦仁就不夠嫩滑了。

建議蝦仁餃子不要放其他材料,也儘量少用輔料,因爲蝦本來就很鮮了。如果一定要放,可以放魚肉做的肉泥。另外,餃子皮一定要擀薄些。

豆腐素餃餡子

主料:白菜半棵,豆腐乾200克,粉條100克,香菜若干

調料:老抽,白糖,豆腐乳,香油

重點是調料

這裏最重要的是豆腐乳和香油,白菜、豆腐乾和粉條味兒都非常淡,放入豆腐乳和香油,味道就出來了。

美食推薦:4款療病養生水餃

全麥香芹蝦肉餃,控制血糖

配料:全麥麪粉、現磨的黑豆漿、香芹碎、適量蝦肉、鮮玉米粒、紫菜。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搜索公衆號天下養生網,將爲您提供最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

點評:黑豆漿和麪不僅可增加口感,而且跟全麥麪粉的氨基酸互補,增加蛋白質總量,提高生物價值;而豆類、香芹和整玉米粒、紫菜等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都有助於控制血糖,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鮮香菇雞肉黃金餃,降低血脂

配料:鮮香菇、雞腿肉餡、油菜、蒸南瓜榨汁和的黃金面團。

點評:南瓜和麪有助於增加膳食纖維和胡蘿蔔素的攝入量,對預防高血脂有積極的作用;香菇甾醇可以降低血脂,而去皮的雞腿肉熱量較低、口感滑嫩、膽固醇含量低;這些搭配對預防高血脂和緩解高血脂的危害有一定的作用。

韭黃三鮮餃,提高抵抗力

配料:鮮貝肉、海米、豬瘦肉、韭黃、香菜。

點評:鮮貝、海米和瘦肉都是鋅含量非常高的食物,充足的鋅不僅可以促進生長髮育,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適合體弱的人和正在長身體的孩子食用。

山藥豆香鮮肉餃,健脾養胃

配料:牛奶、山藥、豬肉、胡蘿蔔、薑末。

點評:養胃的牛奶和麪,蒸好的山藥(健脾)碾成泥和豬肉泥撒少許胡蘿蔔末、薑末調味後摔打成餡。山藥一般都是煲湯、蒸、炒,其實山藥跟肉餡結合,不但可以吸收豬肉的汁液精華,還可減少熱量攝入、增加餃子別樣的風味。這款餃子對於脾胃不好的人來說最爲合適。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請大家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