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杭州縱火案還是時時牽動着人們的心,一家五口,卻只剩爸爸一人,相信大家也對這個事情相當的在意,不過一般火災發生後,消防人員是不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的,那麼自救就變得尤爲重要了,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昨天,是杭州保姆縱火案受害者的“頭七”。

雖然事情過去一週了,心情還是難以平復,被一個母親和三個孩子牽動着糾結着每天都第一時間去看事件最新進展。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6月24日凌晨,杭州縱火案受害者家屬開了微博,ID名爲“老婆孩子在天堂”。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2張

杭州藍色錢江縱火案受害者家屬開通微博後

發佈的第一條微博

孩子們天真的笑容,和這位爸爸的文字,讓人看了心裏酸澀難忍:一下子失去4位至親的,對他來說是何等殘酷?

這種痛,不敢想,也不能想。

這些事情離我們那麼遠,卻又那麼近。

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甚至連伸手施救的時間和機會都沒有,就這樣無辜地被奪走。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3張

杭州縱火案現場圖

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來。

那些年,學過的逃生法則

居然是錯的!

如果事先沒有逃生技能,沒有自救知識,在面臨災害的那一刻,恐慌驅動下做出行爲,可能傷害大過災難本身。

在倫敦公寓樓大火發生時,有兩名目擊者稱,他們看到有些父母將孩子從樓上往下拋給地面上的人。其中一人描述,一名嬰兒從9樓或10樓往下丟;另一人補充說,看到一名5歲男孩從5樓或6樓的窗戶被丟出去。(據環球網)

在杭州藍色錢江縱火案的新聞裏提到,媽媽把三個孩子拉到身邊,躲避在離起火點最遠的小女兒臥室。他們遇難的原因“並無燒傷,全然被窒息薰倒”。有人評論說,爲什麼不用溼毛巾捂住鼻子防煙呢?!

溼毛巾捂口鼻的火災避險法在很多人心裏紮根頗深,但這種說法可靠嗎?

自己試試就知道了。當我們真拿溼毛巾捂住口鼻,就會發現很難呼吸!住在低樓層還好,如果住在高層,指望拿溼毛巾捂住口鼻的逃生方式,機率有多大?

關鍵是在遇到火災時,

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並不是爲了排除煙霧,

而是爲了降低吸入空氣的溫度!

這是早在兩年前,我們就已經普及過的常識。(當時,我們曾特別邀請中國國際救援隊CISAR隊員、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教官——步兵博士爲大家做家庭安全應急救援知識講座。)

但,仍有很多人還抱着這樣錯誤的“災害應急知識”。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整理了火災時,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做以及日常防火災的準備工作……希望能傳播給更多的家庭和父母看到;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事先儲存好逃生的知識和技能,讓避險成爲一種刻在骨子裏的本能。

提示:本文主要是根據

國際救援隊教官步兵博士在萌芽科普羣的講座、及 災難不會跟你約好纔來,請一定未雨綢繆(該文章全文經過市級消防局的專業消防教官審閱和校對,細節準確可靠)

整理而成,還有很多幹貨知識,大家可以戳藍字回看。

一旦發現火災

這些想法或者做法都是錯的

錯誤做法1:發現失火,第一時間打開門逃生

火災真正的致命因素並不是大火,而是溫度。

臺灣高雄消防局局長在臨退休之前曾寫過一本書,裏面提到了很多真實案例和數據。

在對遇難者進行屍檢後發現,他們身上並沒有任何着火痕跡,但很多遇難者從肺部到呼吸通道再到咽喉部,都已經發生了嚴重灼傷!

因爲遇到火災時,人們更害怕火焰,對高溫氣體就沒有那麼高的防備意識,但其實氣體溫度要遠遠高於火焰的!

如果在對着火點辨別不清時,就貿然打開門,高達400-500度的氣體可能會立刻涌進來!

這些氣體會導致鼻粘膜、肺和呼吸通道的燙傷,繼而可能導致倒地、喪失行動能力和意識、休克,繼而人們可能面臨氧氣濃度降低、火焰進入和房屋塌陷等各種致命因素。

正確做法:

首先要鎮靜,第一時間判斷着火位置,火災蔓延和煙氣瀰漫的方向。

如果着火點位於自己所處位置的下層,且火和煙霧已封鎖向下逃生的通道,應儘快往樓上逃生。

萬一所有安全通道都被切斷了,可以選擇離火源較遠的相對有利於逃避的且有水的房間內,進入房間後將門窗關緊,可以拿溼毛巾或棉被把縫隙堵嚴,並潑水降溫。

關於封門潑水降溫的重要性,步兵博士講座裏提到: 

我們家庭裏安裝的普通門有一定的防火作用,但那並不意味着防火門真的能防火,而指的是門的抗燃燒時間比較長。

如果發現失火,摸到自己所處房間門把手很燙,說明高溫度的煙就在這個門的另一側。

這種情況下,建議大家趕緊用其他的東西把這扇門封住,然後拿水潑。封門潑水的舉動,至少可以讓人堅持半小時,這也是救援隊進行有效的生命救援的時間。

錯誤做法2:使用電梯逃生

有人會提到,911時大部分人是是通過電梯逃生的。但這有個前提,當時有很多專業消防隊員控制用電!

用電梯逃生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控制!

因爲普通人不太清楚電梯的供電系統跟居民用電的供電系統是分開的。在救災過程中,如果消防人員把電一斷,電梯也會斷電,人員就會被困在電梯裏。

錯誤做法3:不問路線,慌亂求生

在高雄大火的 調查結果中,有一點讓人非常震驚:

很多人遇難的位置就是離自己房門不遠處,而且遇難者們的頭部朝向往往不是他們逃出的方向,而是朝向自己家的方向!

爲什麼呢?

因爲在濃煙狀態、伸手不見五指情況下,大部分人即便是匍匐着往前爬,爬出十步以後,會迷路:一是找不到通往安全出口的路和準確的位置;二是即便往回爬,非常慌亂情況下可能連通往自己家門的路也找不到。

正確做法:

選擇合適的線路——這需要在火災未起時,就瞭解自己所在建築結構,安全出口位置,熟悉消防器材放置點,劃出合理逃生路線。

並且穿越火和煙霧區,用水澆溼自己的衣服,用溼毯子裹住全身,用溼衣服包住頭部等裸露部位。

高層住宅發生火災

應該如何逃生?

步兵博士曾在講座中主要介紹了幾個火災中的高層逃生方法:

1. 通過安全通道逃生。

安全通道就是樓梯間的安全出口。在房屋設計的時候,安全通道的四周牆壁都是做過防火處理的,換言之,它是一個天然的隔煙通道。但是它的隔煙功能有一個前提,即每一層通往安全通道的門是防火門,並且平時都應該是關閉的。

我們平時很少會把防火門關上,因爲我們覺得它很礙事、很重,我們通常會拿一些繩子把它打開,或是拿一些木楔子讓它保持敞開,這樣的情況下,它就變成了一個煙可以到達的區域。

如果我們在樓梯間裏發現有煙進來了,那麼它就已經不再是一個安全通道,而變成了一個死亡通道,那麼人們在樓梯間往下走的過程就會覺得煙越來越大,很多人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在樓梯間遇難。

2. 通過高層逃生滑道逃生。

現在這種技術在國內普及率並不是很高,在發達國家的普及相對較高。逃生滑道跟滑梯一樣,人可以從窗戶裏直接出來,從國際上普遍採用這種技術的國家來看,大概一分鐘能跑出二十個人左右,所以這種方式非常受用。

3. 通過高空直升機救援。

就上海來說,高層逃生時一般建議頂層的人往樓頂上跑,因爲樓房頂部可能會有直升機停機坪,這也就要求城市裏救援系統中必須得有高空直升機救援,但並不是每個城市都能做到,所以這種方法有一定的侷限性。

4. 利用隔煙層。

在日本以及上海的老建築(日方出資建築的房屋,比如上海經貿大廈),這些建築裏通常每隔十層或十五層有隔煙層。

這個隔煙層在樓梯間進煙時,隔煙層形成天然隔斷的通道,發生災難時,人們可以逃往隔煙層,那裏也會儲藏有一些逃生自救的工具。

5. 採用高層裏的自噴淋頭。

所有高層建築發生火災後,內部的火焰都是通過自噴淋頭滅掉的。自噴淋頭裏的水是消防用水,它能把火滅掉,根據消防法,消防用的自噴淋頭是必須要檢查和測試的。

6. 通過高空繩索下降。 

這種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救援技術。

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千萬不能用手抓繩索往下降,因爲我們承受不了自己身體的重量,搓一下繩索都有可能掉下去,這種案例經常發生;

第二,救援人員下降的高度跟繩索長度有關,一般來說,使用繩索由災難層下降到安全層這樣的高度,具體需要多長的繩索呢?一般身邊會備一根二十米或三十米的。

日常做好這些

火災發生時能救你一命

1. 提前制定“災難約定”

在日本,這種契約形式是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就被制定的。我們可以學習跟家人制定這種契約,當災害真正發生的時候,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就可以與家人(尤其是老人孩子)制定契約,一旦遭遇災害無法聯繫到,我們會在某個地方不見不散。

還要提前商量好一旦發生災害我們應該怎麼辦,最好制定出任務分工表。

可以把家庭應急避難場所及分工表,繪製成一個小圖。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4張

最好事先演練制定的家庭火災逃生計劃,確保家裏的每個成員都要熟悉火災逃生計劃,全體家庭成員最好試着從每個房間徒步走向逃生出口。

2.熟悉所處建築的消防情況

在杭州縱火案中,發現了很多消防“硬傷”:

滅火時,物業沒能給消防隊員提供戶型圖紙,極大延誤了滅火時間。

消防車水到不了18樓,讓人想不通小區設計時消防是怎麼審批的?

陽臺都要燒完了,那形同虛設安裝在電梯廳的煙感才報警?(據新京報報道整理)

真是不敢想象這還是高檔小區的消防情況呢!

所以,日常就先留心自己所在建築的消防情況吧,這起碼是自救逃生的基礎。

知道建築的樓層設計,比如警報器在哪兒;消防栓在哪兒、怎麼用;安全出口有幾個,怎麼從自己房間能到……

瞭解自家建築情況,最好能繪製出平面圖,標出所有可能的逃生出口、住房周圍的疏散樓梯等。

儘量事先劃出兩條逃生路線。一條可以從門出去,如何去往陽臺、樓梯等安全疏散通道;如果房門被堵,還需要另外一個從窗戶出去的逃生出口,如果窗戶有防盜鎖,事先準備好錘子等應急破窗工具及自救器材。

3. 家中常備這些物品

毛巾。

可以幫助捂住口鼻降溫,也可以用來封門。最好要放在伸手能觸及的地方,因爲過去的事故表明,如果火災在臥室發生會來不及去拿。

棉被。

尤其是有幼小孩子,身邊預備棉被,如遇爆炸,可包裹孩子,防止玻璃飛濺;如遇火災,可淋上水防止燒傷。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5張

小型滅火器。

好的有加拿大楓葉牌,國產的也可以,就是我們車裏常備的那種,放在廚房門口一個,臥室一個。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6張

防火面罩。

帶豬嘴過濾器的那種,消防器材店都有,家裏有幾個人準備幾個。記住也要放到第一時間能拿到的地方,高層住戶必備!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7張

防火繩索。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8張

煙霧報警器。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9張

煤氣泄漏報警器。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10張

急救包

從杭州縱火案引發的深思 正確掌握火災逃生技能 第11張

如果沒有辦法買到急救包,可以根據清單,在家裏自己準備好一個這樣的急救包,關鍵時刻會派上大用場。

以下爲美國聯邦應急管理署(FEMA)的基本應急包物品清單,

基本應急包中應有:

水,每人每天4升左右的飲用和衛生用水;

至少可供三天食用的不易腐敗的食物;

電池供電或手搖式的收音機及備用電池;

手電筒及備用電池;

急救包;

過濾污染空氣用的防塵面罩;

溼紙巾和垃圾袋;

用於關閉設施用的扳手或鉗子;

開罐器;

本地地圖;

手機、充電器和充電寶。

在基本應急包外,可以考慮添加以下物品:

處方藥和備用眼鏡;

嬰兒食品和尿布;

寵物食品和寵物額外需要用的水;

現金和零錢;

重要的家庭文檔,例如放在防水便攜盒中的保險文件的副本、身份證明、銀行帳戶記錄、緊急聯繫人的聯繫方式;

應急參考材料,例如急救手冊和政府機構發佈的免費信息;

爲每個人準備睡袋和暖和的毯子,如果氣候寒冷,考慮多準備些被褥;

全套的換洗衣物,包括長袖襯衫、長褲和結實的鞋子。如果氣候寒冷,考慮多準備些衣物;

家用氯漂白劑和滴管——用九份水兌一份漂白劑,可以將漂白劑當作消毒劑使用;在緊急情況下,4滴常用家庭漂白劑兌約1升水可作爲水處理措施,但不要使用帶香味、有清潔功效或不褪色型的漂白劑;

滅火器; 

裝在防水容器中的火柴;

女性用品和個人衛生用品;

餐具、紙杯、盤子、紙巾和塑料器皿;

紙和筆書、遊戲或其他供兒童娛樂的用品。

資料來源:果殼網

4.學習掌握一些急救知識

我們還可以通過專業機構和手機應用獲得急救知識培訓,這樣才能在遇到災難時沉着冷靜應對。(回覆關鍵詞 急救 可以查看海姆立克和心肺復甦術)

在全國範圍內,可以在紅會網站()最下端查找到相關省的網頁後查詢培訓信息。地市級紅會網站也可在隸屬省級紅會網站上找到鏈接。

各地120急救中心也提供應急救護培訓,但因各地工作發展需要,並不是全部地區都能提供針對市民的培訓。需要查閱當地急救中心網站獲得相關培訓信息。

一些培訓機構:

國際sos與和睦家醫療(United Family Healthcare)作爲涉外醫療機構也在國內部分城市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具體課程安排要詢問當地機構。

在北京的朋友還可以在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參加培訓。

一些手機APP:

由中國紅十字會提供的專業急救應用。請點擊此處下載:

(該軟件是根據英國紅十字會和美國紅十字會的手機應用軟件進行的漢化)

美國紅十字會提供的應用(First Aid by American Red Cross)可在apple store下載。

此外,家中有孩子的家提供還可以在apple store下載:British Red Cross Baby and Child First Aid 

(英國紅十字會的first aid應用只能在uk apple store購買)

學好逃生技能

既是救自己,也是救他人!

正如步兵博士所言,一旦災難發生,能夠有效的第一時間對我們實施救援的,是位置上離我們最近的人,距離越近施救效果越好。

因爲越是專業的救援隊伍到達現場的時間越長!

國際要求的時間一般是二十四個小時,跨洲救援要求四十八個小時到達現場。就現在國內的情況來看,我們專業救援隊最快也需要四個小時以後才能到達現場。

因此在災害到來的時候, 我們的鄰居、在一起上課的同學、離我們近的親戚,他們所掌握救援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我們在受困時候被營救出去的可能性大小。

而我們作爲父母,所掌握的救援能力是幫助你的孩子獲得有效救援的最直接有力的手段,而並不是依靠專業救援隊伍。


步兵:地質學博士,高級工程師,中國國際救援隊CISAR隊員,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教官,中國應急救援雜誌社編輯,美國Syracuse雪城大學Maxwell危機管理學院訪問學者,北航公共安全管理與應急救援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