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傳統型”臨牀藥師遭遇挑戰

“傳統型”臨牀藥師遭遇挑戰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希望成爲一條培養捷徑”

“傳統型”臨牀藥師遭遇挑戰

作爲一家綜合實力較強的三甲醫院,中山一院開展藥師下臨牀工作已有好幾年,目前有兩位臨牀藥師固定在兩個科室開展臨牀藥學工作。

該院藥學部主任陳孝向記者介紹了藥學部引入醫學人才的初衷。他們起初開展臨牀藥學工作時,也是首先從藥學或臨牀藥學本科畢業、並在藥房工作多年的優秀員工中選拔臨牀藥師,再經臨牀藥學室培訓和門診藥物諮詢室鍛鍊一年以上,然後派到臨牀科室輪轉,開展臨牀藥學工作。但是,實踐發現,這樣培養的臨牀藥師的醫學基礎知識較爲欠缺,在一兩年時間內難以對醫學知識融匯貫通,和醫生溝通時膽戰心驚,生怕講錯,更多的時候只是充當醫生的“藥學字典”。

“與藥學比較而言,醫學更難學。於是我們考慮可不可以招收碩士以上畢業的臨牀型研究生,將其培養成臨牀藥師。”陳孝說。中山一院院長對藥學部的想法非常支持,藥學部今年招聘了一名內科學的臨牀型碩士畢業生和一名從事過多年臨牀工作的臨牀藥理學博士生,加入到藥學部的隊伍中來。

陳孝向記者介紹,這兩名畢業生醫學基礎知識紮實,有一定的臨牀經驗,需要培訓的只是與臨牀藥學工作有關的藥學知識。對他們的初步培養計劃是:先到藥房輪轉1年,熟悉各科藥物,包括藥物使用方法、相互作用、適應症,不良反應等知識。然後再到臨牀藥學室學習大約半年到一年,掌握一些藥物代謝動力學、臨牀藥理學、血藥濃度監測等知識。“經過兩年的藥學系統學習後再下臨牀,先輪幾個科室,最後固定在一兩個科開展臨牀藥學工作。”

據瞭解,目前國內醫院的臨牀藥師大多是藥學專業畢業,碩士以上的臨牀醫學畢業生較少。對此陳孝認爲有幾個原因:首先,臨牀碩士以上畢業生不願當臨牀藥師,主要是不想放棄自己的專業,並且對臨牀藥師的價值認識不夠;其次是編制問題,醫院的用人指標太少,臨牀一線都很缺人,要招聘臨牀碩士以上畢業生專門從事臨牀藥學工作,實屬不易。

據陳孝介紹,在發達國家的醫院,幾乎每個病區都有一個臨牀藥師,或兩個病區一個臨牀藥師,中山一院現在很多臨牀科室也都很歡迎藥師下臨牀,“外科醫生對臨牀用藥相對不太瞭解,如胃腸外科就很歡迎我們派人去病區查房;急診SICU由於用藥比較複雜,也歡迎我們派藥師過去。”

陳孝認爲,醫院對臨牀藥師的需求將會趨旺,但目前藥學部的藥師均爲藥學專業畢業,加上一線藥師人手不夠,工作壓力太大,再讓他們學習較難的醫學知識,培訓其成爲臨牀藥師所費時間太長,所以希望這種培養臨牀碩士以上畢業生成爲臨牀藥師的方式“能夠成爲一條培養臨牀藥師的捷徑。”“但這也只是一種嘗試和探索,人員穩定性和長期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危機感更利於激活藥師隊伍

中山一院提出這種嘗試後,也有藥師對此表示擔憂:如果真像一些專家所說的那樣,把臨牀碩士以上畢業生培養成臨牀藥師更爲容易,而臨牀藥學可以說是醫院藥學今後發展的一個大方向,那麼學藥出身的藥師是否會面臨競爭,甚至出現危機呢?

中山一院藥學部主管藥師唐蕾認爲,危機當然是有的,但這種危機更多是來自自身。“我們學的醫學知識都是一些皮毛,感覺自身力量比較薄弱。”唐蕾坦然地對記者說。她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臨牀藥學專業,1996年畢業後來到中山一院。由於專業優勢,她是藥學部重點培養的參與臨牀實踐的臨牀藥師之一。

“外科用藥相對內科要簡單一些,我還可以對醫生用藥作一些協助工作,如果換一個用藥較複雜的科,如SICU等,可能只能聽和學習了。”唐蕾說,“幾年實踐下來,我覺得現在國內臨牀藥師的臨牀知識的確較爲欠缺,培養時間和教育深度都不夠,需要規範和加強。”

“醫學比藥學難學,我贊同把臨牀醫學碩士畢業生培養成臨牀藥師的做法。”唐蕾表示,“因爲臨牀治療要結合病人的病情,而各個病人的病情是變化不定的,臨牀經驗非常重要。但藥學變化相對較少,學習與臨牀相關的藥學知識稍微容易些。”她還認爲,醫院越大,這一問題就顯得越突出,因爲大醫院醫生的素質很高,對臨牀藥師臨牀經驗的要求也更高。

而南京一位醫院藥劑科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爲現在還是學藥的藥師居多,醫學專業出身的藥師畢竟是極少數,至少從目前來看,藥師應該還不會有什麼危機感。當然,也要正視這種臨牀藥師培養新模式帶來的競爭,這對現在的藥師隊伍也是一種警醒:學習是一刻不能放鬆的。

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劑科藥師楊勇則認爲,有學醫的人進來,對藥學專業的藥師是件好事,一是說明臨牀藥學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重視,二是學醫的和學藥的可以取長補短,學醫的對學藥的能起到促進作用,“即使有競爭,我想也是良性競爭。”他認爲,不管是哪種培養模式,最終目的都是把藥學知識運用到臨牀上去,背景怎樣不是很重要。

楊勇的觀點頗有代表性。一位年輕的藥師認爲,競爭任何時候都存在,即使同爲藥學專業的藥師之間也會存在競爭,如果工作不努力,不學習,就會被淘汰。而學醫出身的藥師進來則進一步加大了競爭,但同時對藥師隊伍也是一種激活。

反思高校臨牀藥學培養模式

一些藥師認爲,培養臨牀藥師,有大把學藥的本科生、碩士生不招,而招臨牀專業的畢業生,這體現出當前國內高校藥學教育存在問題,業界對此需要反思。唐蕾就認爲,目前國內高校的藥學教育缺乏深度。楊勇也指出,國內的藥學教育中,學生對藥物本身研究比較多,如藥物合成、有機化學等,臨牀知識學得太少,與醫學聯繫最緊密的只有藥理學一門,“工作後,我在臨牀呆了三四個月,發現大學裏學的醫學知識遠遠不夠,不能適應目前醫院藥學向以病人爲中心轉型的需求。”

據記者瞭解,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藥學教育相對成熟得多。美國的臨牀藥師培養是6年的大學教育加2年的臨牀實踐培訓。據大連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教研室主任徐奇瑋教授介紹,像在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其藥學博士課程有3部分組成:藥學預科——生理學及其實驗、化學及其實驗、物理學及其實驗、微積分、人體解剖學。藥學博士課——藥物作用基礎、藥物釋放系統、環境與交流技巧、藥物動力學技巧實驗、藥物作用與治療的原理、同期藥學實習、藥事管理、藥學情報與統計、社會藥學與行爲藥學、藥物經濟學基礎、藥物治療學、藥政法、藥學服務與賠償、非處方藥物與中草藥。臨牀實習與教學課程——藥物經濟學、藥學進展、藥師的生物技術、臨牀藥物動力學、藥物治療學、藥物情報與統計、流動保健服務實習、醫學實習、選修課實習。美國臨牀藥學的發展就得益於這種職業化的藥學教育,取得藥學博士(Pharm.D.)學位的學生還需要2年臨牀專業培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發展方向,雙向選擇專業培訓的地點、專業和導師。

楊勇告訴記者,美國還有大學臨牀藥學課程是這樣的:頭兩年學醫,三、四年級時學藥,但對化學的要求不高,“美國的臨牀藥學主要是在社區和醫院開展臨牀實踐和藥學服務,培養去藥廠的有專門的理工科專業。而中國的藥學教育是去藥廠、去醫院的一起培養。”

徐奇瑋教授認爲,美國的臨牀藥學經過4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藥學博士培養和臨牀藥學實踐培訓制度。系統的臨牀基礎知識、必要的臨牀實踐、實用的分專科培養方向,使美國的臨牀藥師們較早地接觸和了解患者的實際需要,掌握與患者和醫師建立信任和交流的技巧,具備充足的藥學知識和臨牀知識。

據瞭解,1987年經衛生部同意,國家教委批准,華西醫科大學率先在我國設立臨牀藥學專業,並於1989年開始在全國招生,這是我國舉辦的第一個5年制的臨牀藥學本科專業。目前,國內不少高校都設立了臨牀藥學專業或招收該專業碩士研究生、博士生等,有的大學還提出了6年制、7年制(本碩連讀)培養模式,但是各校都在探索之中,培養模式尚不穩定,有待進一步完善。專家建議,國家有關部委應更加重視規範臨牀藥學的發展。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