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大熊貓野化放歸要上哪些培訓課 放歸後的大熊貓如何監測生存狀態

大熊貓野化放歸要上哪些培訓課 放歸後的大熊貓如何監測生存狀態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熊貓野化放歸對保護大熊貓有重要意義,而進行野化放歸是需要進行嚴格的一系列培訓的,那麼,大熊貓野化放歸要上哪些培訓課?放歸後的大熊貓如何監測生存狀態?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大熊貓野化放歸要上哪些培訓課 放歸後的大熊貓如何監測生存狀態

大熊貓野化放歸要上哪些培訓課

野化放歸是復壯和重建大熊貓野生種羣的重要手段,對保護大熊貓具有重要意義。

要拯救一個物種,必須保護其所在羣落的整體性、穩定性和物種內部遺傳的多樣性,目前,我國保護大熊貓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兩種方式,兩種方式的連接點,就是將人工圈養繁殖的大熊貓,經過野化培訓後,放歸到野外瀕危小種羣,從而改善其遺傳多樣性、降低滅絕風險,實現野生大熊貓種羣復壯。

在長期實踐與研究基礎上,熊貓中心創造性地實施“母獸帶仔”培訓,從出生起,幼仔就跟隨母獸生活,逐步學會在大自然中覓食、尋找水源、躲避天敵等生存技能。過去,飼養員幾天也教不會熊貓爬樹,現在熊貓媽媽用嘴把寶寶往樹上一拱,熊貓寶寶兩次就學會爬樹,大熊貓在完成一系列訓練並經過專家論證評估後,纔有可能放歸自然,這時,兩三歲的大熊貓處於斷奶後、成年前階段,作爲亞成體更容易融入野生大熊貓種羣。

母獸的選擇大有講究,母獸最好是具備野外生活經歷的經產大熊貓,或者育幼能力強的個體,同時母獸的身體必須保持健康狀態,還要考慮年齡、遺傳背景等因素。

大熊貓野化放歸要上哪些培訓課 放歸後的大熊貓如何監測生存狀態 第2張

爲了避免大熊貓幼仔產生“印痕行爲”,必須儘量減少人爲活動的影響,每次給母熊貓投餵食物的時候,飼養員都會穿上“熊貓服”,要讓熊貓一感知到人類就躲避而不是主動靠近,這樣它們才能順利地迴歸叢林中。

除了投餵食物、打掃圈舍等,飼養員還要負責觀察記錄大熊貓生長髮育情況和行爲表現,比如首次走動時間、首次攀爬時間、首次吃竹時間等。

放歸後的大熊貓如何監測生存狀態

大熊貓在放歸時會被戴上一個可追蹤監測的電子頸圈,通過衛星信號來追蹤它們的活動軌跡、健康狀況等信息,不過,頸圈會在一年半左右脫落,無法長期追蹤監測,必須依靠紅外相機、糞便取樣等方式收集更多數據。

大熊貓在哪兒,就跟到哪兒,監測隊員們在深山老林中搜尋大熊貓糞便,記錄相關詳細信息,通過提取DNA,分析大熊貓的性別、年齡、種羣、親緣關係等。

大熊貓野化放歸要上哪些培訓課 放歸後的大熊貓如何監測生存狀態 第3張

野化培訓是將圈養的大熊貓逐漸讓其適應野外環境的過程,從而增加其生存能力。通過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大熊貓將更好地適應野外環境,並逐漸實現自給自足。這將爲大熊貓的放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放歸是保護大熊貓的一項關鍵舉措。每年放歸3至6只大熊貓,將有助於擴大大熊貓的生存種羣,提高其在野外的存活率。通過放歸,大熊貓將重新迴歸自然,爲其種羣的繁衍做出貢獻。這對於維護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和種羣數量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引種措施也是這項計劃的重要一環。通過引入野外的大熊貓種羣,可以增加野生大熊貓的瀕危小種羣的數量,並提高其遺傳多樣性。這將有助於降低瀕危種羣的滅絕風險,併爲大熊貓的保護事業注入新的活力。最後,建立野生大熊貓遺傳種質資源庫,是這項計劃的一個長期目標。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