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22年度流言榜出爐了,這其中很多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因爲對一些知識的不瞭解會產生偏見,那麼,真相是什麼?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謠言1:老年人基礎病多,不宜打新冠疫苗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2張

真相解讀

老年人臟器功能老化,不易耐受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缺氧、炎症,常導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根據近期香港疫情數據,60歲以上人羣感染奧密克戎的死亡風險,是30歲以下人羣的252倍。而老年人接種疫苗反應並不比年輕人重,大部分不會有不適,接種時醫生也會確認病史,注射後會留觀,安全性有保障。所以說,對沒有疫苗禁忌症的老人,接種新冠疫苗是利遠大於弊的。

謠言2:口罩、棉籤裏含石墨烯,會危害健康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3張

真相解讀

目前市面售賣的所謂“石墨烯口罩”多爲噱頭,例如某款“生物質石墨烯”原料,經查實爲秸稈加工而成。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口罩材料採用納米級活性炭,長期佩戴活性炭口罩的確存在吸入顆粒的風險。公衆日常防疫,選擇符合國標的防護口罩。至於棉籤,添加石墨烯或活性炭更是無稽之談。

謠言3:空調開26℃是最合適的,空調開26℃既舒服又省電。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4張

真相解讀

空調最合適的溫度不一定是26℃,但是溫度設高一點會更省電。因爲空調最適合的溫度,與人體感受,及室內外環境的溫度、溼度、牆體導熱、日光照射、室內的動態變化等因素相關,在大型建築中空調溫度會動態調整來節能減排。一般家庭設置在26—30℃都是可以的。空調耗電量則與所在地區溫度,溼度,風速等氣象條件,空調自身能效水平,使用的製冷劑,空調的結構等均有關係,設定溫度上升一度,帶來的影響不一定相同,但很多實驗都表明,總的趨勢仍然是“調高一度,省電一點”。

謠言4:家附近有變電站很危險,需要搬家,變電站會產生輻射和噪音,影響健康。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5張

真相解讀:

變電站也有一定的覆蓋區域即供電半徑,超過供電半徑,就無法保證電能的有效供應。因此,城市內變電站的建設無法隨意遠離用戶,建在居民區附近也是正常現象。人們日常生活中擔心變電站的影響,主要是電磁輻射和噪音。我國變電站的交流電頻率爲50Hz,在電磁輻射領域屬於極低頻率,輻射範圍非常小,因此,即便是長期在變電站內值班的工作人員,只要在國家規定的安全距離之外,健康都不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

謠言5:“常喝葡萄酒能保護心臟”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6張

真相解讀

白藜蘆醇對心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相關研究大多都侷限於動物實驗,白藜蘆醇的最佳劑量尚未在人體研究中得到證實。某些研究中提到根據白藜蘆醇對動物的有效劑量推算到人類,對於人的有效劑量爲1克/天。但有數據顯示:紅葡萄酒的白藜蘆醇濃度爲0.361—1.972毫克/升,要想通過喝紅酒滿足每天攝入1克白藜蘆醇,那需要喝掉幾百瓶紅葡萄酒。考慮到酒精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喝酒補白藜蘆醇可能弊大於利。再說,白藜蘆醇不只存在於葡萄酒中,葡萄、蘋果、藍莓、李子、花生中也都有,不見得非要喝酒。

謠言6:空氣炸鍋做菜不健康,還有致癌風險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7張

真相解讀:使用空氣炸鍋烤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時,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油脂,達到無須放油就獲得良好口感的效果。而且相較於傳統油炸方式,空氣炸鍋的烹調方式可以保留更多的維生素B1。確實需要注意的是,空氣炸鍋烹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時,可能會產生丙烯酰胺(2A類致癌物),但致癌證據有限。而且不管以什麼方式加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時,只要溫度超過120℃都會產生丙烯酰胺,並不僅限於空氣炸鍋。如果有此顧慮,儘量減少使用空氣炸鍋烹調薯片、薯條等食物。

謠言7:頸椎病不要緊,按摩、做操就好了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8張

真相解讀

頸椎病病情複雜,處理不當後果可能很嚴重,如有不適,要及時去看醫生。而非正規的正骨按摩可能是致命的,因爲部分患者的脊髓已經受到輕微壓迫,若按摩不當,脊柱會受到短暫而劇烈的衝擊,瞬間給脊髓很大壓力,這可能使神經功能瞬間惡化,甚至可能會導致永久性高位截癱。而頸椎健身操一般動作比較溫和,適合輕度頸椎病患者日常保健,但這無法代替治療,且需要醫生來判斷。

謠言8:蘇打水能調整身體酸鹼平衡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9張

真相解讀

靠飲食調節人體酸鹼平衡的說法,沒有一種是科學的。健康人體的內環境,能自動保持在合適的pH值範圍,爲體內的生理活動提供穩定的環境。比如血液的pH值會一直恆定在7.35~7.45,不會因爲喝了蘇打水而改變。而血液pH值的劇烈改變,往往是由於重大疾病,如癌症。所以,喝蘇打水改變酸鹼體質的說法就是無稽之談,與其糾結吃酸吃鹼,倒不如平時注意食物多樣化,讓自己的營養攝入更均衡全面。

謠言9:HPV疫苗會導致不孕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10張

真相解讀

這種說法沒有確切的證據支持。世界衛生組織(WHO)疫苗安全委員會曾總結所有關於HPV疫苗與不孕的研究結果,得出HPV疫苗安全性良好,與卵巢功能不全或不孕並無因果聯繫。此外,HPV疫苗在上市前已進行過幾十萬例的臨牀試驗,上市後仍在不斷監測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包括髮熱、頭痛、噁心及注射反應(局部疼痛、紅斑、瘙癢、腫脹、肌肉痛等)。這些不良反應與一般疫苗的常見反應相似,並不特殊。綜上,HPV疫苗安全性有保證,接種HPV疫苗並不會導致不孕。

謠言10:吃素不會得脂肪肝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11張

真相解讀

長期吃素、營養不良、過度減肥的人,也可能得脂肪肝。脂肪的代謝、肝臟與血液之間的運輸,需要載脂蛋白作爲“交通工具”。當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攝入不足時,體內沒有足夠的載脂蛋白,肝臟無法向外運輸多餘的脂肪,這些脂肪就堆積在肝臟本身,導致脂肪肝。

謠言11:高溫中暑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水緩解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12張

真相解讀

高溫中暑並不推薦服用藿香正氣水。其實藿香正氣的使用是有其適應症的。藿香正氣並不適用於在高溫、烈日的環境中,由於勞動、工作時間過長而導致的中暑;更適用於夏季暑熱溼盛、汗液大泄、肌膚毛孔開放時避熱趨涼、忽冷忽熱造成的不適症狀,比如空調吹多了導致的噁心、頭暈。而高溫環境下發生了中暑,最關鍵在於及時就診送醫,儘快降低體溫,在陰涼處休息、用風扇和涼水降溫、用溼涼毛巾或冰袋冷敷額頭及腋下等;另外還要補充水和電解質,如口服補液鹽、淡鹽水或運動飲料。

謠言12:老人跌倒能自己爬起來就說明沒事

2022年度流言榜單發佈 12個流言真相解讀 第13張

真相解讀

跌倒已成爲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骨質疏鬆的老人在跌倒後易發生股骨頸骨折,可能表現爲嵌插骨折,即骨折部位穩定性較好,患者在骨折後仍可站立行走,疼痛感也不太劇烈。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骨折斷端會被吸收,加上患者活動增加,骨折部位可能會產生移位,從而出現明顯的疼痛,此時再去往醫院也已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此外,老人跌倒還可能存在內出血的風險,加之高齡老人痛感減弱,對顱內或臟器內出血不敏感,如不及時就醫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