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知識 > 兒童疾病 >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已經夏至了,夏天的天氣就很炎熱,那麼怎麼在夏季跟孩子補陽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孩子的陽氣浮越在外時,皮膚表面的腠理是很疏鬆的,孔竅開放,體內的經絡氣血流通快,是運用中醫傳統療法來幫助孩子養陽最好的時機。

在外,可以通過艾灸、小兒推拿來幫助孩子提升陽氣,在內可以通過食療來補養陽氣。

1、艾灸

《本草從新》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意思是說,艾葉本身性溫,艾灸直接取火的溫熱度下傳,可加快氣血運行,使溫熱之力更快達到經絡臟腑,達到治病的效果。

對於小孩來說,可通過艾灸足三裏、中脘、背俞穴,補養胃氣,加強水穀之海的功能,使氣血化生有源,起到保健的作用;平時虛寒比較明顯的孩子,可以加灸關元、神闕溫補元陽,加強孩子藏精蓄血的功能。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2張

足三裏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3張

中脘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4張

背俞穴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5張

關元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6張

神闕

溫馨提示

三伏天即將到來,貼天灸對於有適應證的孩子來說,是更加有針對性的補養陽氣的方法,值得推薦。

2、小兒推拿

夏天在孩子沒有傷暑的情況下做推拿,能夠給身體一個信號,幫助孩子調動浮越於體表的陽氣,匯聚、貯藏周身的陽氣,從而達到補陽的作用。具體可用以下手法:

✔ 背部工字擦:橫擦項背部、脊柱、腰骶部,共透熱2-3遍。項背部透熱可加強肌表固攝作用,防止陽氣外擴,收斂陽氣;脊柱透熱以加強督脈聚集周身陽氣的作用;橫擦腰骶部腎俞、命門處,以溫補元陽,培元固本。

✔ 捏脊:白天做上捏脊爲主,取其溫陽的效果,同時可以在脾胃區(脾俞與胃俞之間的區域)做提法加強刺激,以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達到保健的作用。

✔ 按揉五臟背俞穴:調整五臟功能,以達五臟陰陽平衡。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7張

背部工字擦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8張

捏脊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9張

按揉五臟背俞穴

3、曬太陽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是說,夏天,人不要討厭太陽。

現在人們迴避太陽的方式有很多:整天待在室內吹空調,出去一趟,不僅要塗幾層防曬霜,還要戴上太陽帽、太陽鏡,再撐一把太陽傘,恨不能與太陽隔絕。

但是,大自然的規律,決定了夏季就應該熱,應該曬,否則到了秋天,植物就結不出好果子。孩子也是一樣,要長高長大,就需要充足的陽氣,而陽氣是不會平白無故自己長出來的,需要從外界攝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界陽氣的補充。

所以,適當曬太陽,對孩子至關重要!但是,孩子曬太陽也有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夏天,應該多以曬背部爲主。

夏季是太陽、陽明經爲主導,背部督脈是陽氣之海,太陽經是六經中最表淺的經脈,主人體的衛表,而足太陽膀胱經又恰好分佈在背部,所以,曬背能讓孩子直接攝取自然界的陽氣,再以此補養自己的陽氣。

曬太陽最好是在早晨8點前,太陽還不猛烈的時候,並且注意以孩子微微出汗久可以了,以防傷暑耗津。

4、食療

夏季是一年中孩子脾胃最容易損傷的季節,最常見的就是吃寒涼的食物,以及暑溼中傷脾胃。

夏至過後,在防傷暑的同時,可適當吃味甘、酸的食物。甘味入脾土,脾氣虛弱需要甘味來滋養;酸性主收斂,可幫助固攝汗液,收斂浮越的陽氣。性味甘入脾的食物有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粳米等;防止傷暑,可以適量吃清涼解暑的食物,比如西瓜翠衣、綠豆湯等。

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粳米,西瓜翠衣,綠豆湯

到了三伏天,給孩子吃點兒性溫而不躁熱的食物,能很好的補養陽氣,比如生薑茶或生薑黃糖水,都是不錯的選擇。生薑性溫而不燥,有溫中散寒,和胃降逆的功效,歸於肺、脾經,可以直接溫養中焦的脾陽。

溫馨提示

煮薑茶時,不需要削皮,只要把表面的泥土清洗乾淨切片直接用。生薑皮性質偏涼,能很好的中和生薑的溫熱性質,更適合夏天。

順應大自然的規律,依季節、天氣變化來調理孩子,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城市生活,讓我們很難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更替和節氣的變化,反而更容易在不當的時間,用不當的餵養方法,傷了孩子的身體。聰明的家長,更應該懂得這一點。

夏季養陽正當時,切莫辜負了大自然的好意!

夏季怎麼給孩子補陽 孩子夏季缺陽怎麼做比較好 第10張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