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教育 > 新生兒 > 新生兒痤瘡怎麼治

新生兒痤瘡怎麼治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新生兒痤瘡是尋常痤瘡的一個特殊型,常在出生後即出現,症狀輕的無需特別治療,幾周後可痊癒,症狀重的則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新生兒痤瘡怎麼治
新生兒痤瘡怎麼治

新生兒痤瘡多發生在剛出生後不久或2歲以內的孩子,發生的部位和青年人相似,也在面部的前額,下巴、兩頰等處,更有可能會在後背,新生寶寶的皮膚通常都很脆弱和敏感,所以如果發生新生兒痤瘡,估計很多家長都要緊張心痛啦,那麼新生兒痤瘡該怎麼治呢?媽媽網百科來告訴大家。

其實對於新生兒痤瘡,症狀輕者一般是不需治療的,幾周後便可自行痊癒,而症狀較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給予消炎、抗感染治療,家長們切勿自作主張,亂用皮質激素藥物,如皮炎平、膚輕鬆等軟膏,因爲長期使用可使皮膚萎縮,形成毛細血管擴張或毛囊炎,一定要到醫院去看醫生,讓醫生來選擇最適合寶寶的治療方法。

除此之外,家長們還要學會如何去護理,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寶寶皮膚衛生。每天給寶寶用溫水洗臉,擦點嬰兒香皂,輕輕搓洗後衝淨,用潔淨柔軟乾毛巾吸乾臉上的水。

2.防止擠捏,適當治療。爸媽發現孩子面部長有痤瘡時千萬不可用手去擠捏。可外用硫磺製劑,以促使皮脂分泌暢通,出現炎性膿瘡時,點搽氯潔黴素痤瘡水液,可減少脂酸形成,消除炎症。如果感染嚴重,應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

3.媽媽要注意膳食平衡,少吃糖果及甜食,不吃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及水果,這樣有利於乳汁的潔淨,孩子吃了這樣的乳汁,有利康復。

4.多讓寶寶喝白開水,不喂糖水或其它飲料,注意孩子大便通暢,防止便祕。

新生兒痤瘡的症狀

我們都知道,痤瘡其實就是痘痘,紅色的疙瘩斷斷續續出現,很惹人煩,嚴重的還會出現膿包,估計這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那麼新生兒痤瘡是不是也和我們平時的痤瘡一樣呢?有什麼症狀?大家請往下看。

新生兒痤瘡男嬰略多於女嬰,最常見的發病部位也是面部,發生的部位和青年人相似,多數發生在面部的前額、下巴、兩頰等處。

一般是紅色丘疹、白頭和黑頭粉刺、小結節和膿胞等多種形態,粉刺可在數週內消退,丘疹和膿皰可於6個月內痊癒,愈後可留凹陷性瘢痕,少數可持續1年以上消退,並在青春期容易發病。

家長們要留意寶寶的症狀是輕還是重,症狀輕的無需太緊張,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就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寶寶的面部發炎,紅色丘疹、膿包和硬節比較多的話,就要及時治療,避免繼續感染。

新生兒痤瘡的原因

青少年長痤瘡是青春期常見的現象,那麼剛剛出生的寶寶爲什麼也會長痤瘡呢?是因爲皮膚感染嗎?其實是和媽媽們有關,媽媽網百科爲大家總結了一下新生兒痤瘡發生的原因。

新生兒痤瘡和青少年臉上長的那種“青春痘”不同,它主要是嬰兒還未出生時,受母體雄性激素的影響而發生的。

妊娠期間如果母體雄性激素產生過多,通過胎盤的血液循環影響到胎兒時,就會促使胎兒出現一時性的皮脂腺內分泌功能亢進現象,過多的皮脂也會堵塞毛囊口,引起毛囊上皮角化,栓塞毛囊導管,再加上脂肪酸和毛囊內細菌的作用,就使嬰兒出現像青少年那樣的皮膚炎症,這就是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怎麼預防

知道了新生兒痤瘡發生的原因,那麼在發生之前媽媽們應該怎麼去預防?最大限度地阻止新生兒痤瘡的發生呢?媽媽網爲大家總結了以下3點預防措施。

1、寶寶分娩後胎脂未清洗乾淨,且在母體內存在有缺氧造成了胎糞污染,經胎糞的反覆刺激皮膚,從而誘發了痤瘡的發作,所以在生後應重視保持皮膚黏膜的乾淨,可減少痤瘡的發生機率。

2、可以用嬰兒沐浴露進行皮膚清洗,徹底去除附着在皮膚黏膜處的胎脂。

3、媽媽要注意膳食平衡,少吃糖果及甜食,不吃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及水果,這樣有利於乳汁的潔淨,保持大便順暢。

新生兒痤瘡和溼疹區別

新生兒痤瘡與溼疹是幼兒常見的兩種皮膚病,由於這兩種疾病症狀非常相似,導致很多家長不能很好辨別它們,這就有可能導致進入治療誤區,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區分兩者之間的區別,對症下藥才能好得快,媽媽網來給大家說說兩者之間的區別。

1、新生兒痤瘡多發生在剛出生後不久或2歲以內的孩子,發生的部位和青年人相似,也在面部的前額。下巴、兩頰等處,皮膚損害也是紅色丘疹、白頭和黑頭粉刺、小結節和膿胞等多種形態,少數孩子還有可能出現象青年痤瘡那樣的結節、囊腫。

2、溼疹是一種皮疹,兩個月至兩歲之間的幼兒最容易發病。溼疹通常出現在幼兒的前額、臉頰等,有時也延伸到手臂、腿、胸部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皮疹可以表現爲乾燥、增厚、鱗片樣皮膚,也可能是一些輕微的紅腫,有水泡,或滲出液體,搔抓後可能會感染。

新生兒痤瘡與溼疹一定要辨別清楚,這樣纔能有效的護理與治療,而且治療新生兒痤瘡和溼疹一定要去專業的皮膚病醫院,切忌盲目用藥,否則只會讓寶寶受苦。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