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教育 > 新生兒 > 是誰造成新生兒敗血症?是誰造成寶寶敗血症

是誰造成新生兒敗血症?是誰造成寶寶敗血症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8.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敗血症是一種時有發生的疾病,它的出現對患兒的危害性也比較大,我們要重視它的發病因素,同時也要做發相關的預防工作

是誰造成新生兒敗血症?是誰造成寶寶敗血症

什麼是新生兒敗血症

衆所周知,新出生的小朋友其免疫系統不完善,所以免疫功能無法跟成人相比,這也就導致新生兒極其容易被病菌感染。而敗血症,就是新生兒易感染的疾病之一。此症是指由於不良病菌進入孩子血液中,並參與循環,同時這些有害病菌會一邊成長、繁殖,一邊產生毒素,血液是全身的循環,毒素也就擴散至全身,這也就導致了全身性炎症反應。由於新生兒的特殊體質,這種病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都是比較高的。細菌、病毒、黴菌等等,都可能成爲病原體,其中細菌是最爲常見的。

新生兒敗血症原因

1、病原菌:新生兒敗血症主要是由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桿菌及B組鏈球菌感染所致。事實上,病原菌因不同地區和年代而異,我國多年來一直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感染多見。而B族溶血性鏈球菌(GBS)和李斯特菌爲發達國家新生兒感染常見的致病菌,但國內極少見。隨着呼吸機、廣譜抗生素的應用以及極低出生體重兒存活率的提高等原因,使得機會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克雷伯桿菌、腸桿菌、變形桿菌、不動桿菌、沙雷菌、微球菌等;厭氧菌:脆弱類桿菌、產氣莢膜梭菌以及耐藥菌株所致的感染有增加趨勢。而空腸彎曲菌、幽門螺桿菌等已成爲新的致病菌。

2、免疫功能:細菌入侵後是否發展成爲敗血症,由細菌的毒力、數量、入侵方式、入侵時間、新生兒當時的免疫狀態等因素的所決定。

(1)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①屏障功能差:皮膚角質層薄、黏膜柔嫩、臍殘端的創面;胃液酸度低、膽酸少使消化液的殺菌力弱,加上腸黏膜通透性大;血腦屏障功能薄弱樓以上因素都有利於細菌進入。

②淋巴結髮育不全:當淋巴結髮育不全時,可缺乏吞噬細胞的過濾作用,不能將感染侷限在局部淋巴結。

③經典補體途徑及替代補體途徑的部分成分(C3、C5、調理素等)含量低,機體對細菌抗原的調理作用差。

④中性粒細胞趨化性和粘附性低,備解素、纖維素結合蛋白、溶菌酶含量低,吞噬和殺菌能力不足,影響中性粒細胞吞噬和殺菌能力。

⑤單核細胞產生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細胞介素等細胞隱私的能力低下

(2)特異性免疫功能

①新生兒體內IgG主要來自母體,胎齡越小,其含量越低,因此早產兒更易感染。

②IgM和IgG分子量較大,不能通過胎盤,新生兒體內含量低,因此易感染革蘭陰性菌,也易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

③T細胞不嫩產生足量的細胞因子,對外特異性抗原的應答差。

④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低。

3、感染途徑:

(1)宮內感染:媽媽在孕期有感染(如敗血症等)時,細菌可經胎盤血行感染胎兒。

(2)產時感染:產程延長、難產、胎膜早破時,細菌可由產道上行進入羊膜腔,胎兒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腸炎、中耳炎等,進一部發展成爲敗血症。也可因消毒不嚴、助產不當、復甦損傷等使細菌直接從皮膚、粘膜破損處進入血中。

(3)產後感染:最常見,細菌可從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徑侵入血循環,臍部是細菌最易侵入的門戶。

新生兒敗血症防範

1、防止胎膜早破:進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開始。這個階段胎兒生長迅速,子宮增大很明顯,對任何外來刺激都非常敏感。如果這時過性生活,動作較猛或者用力稍大,就可以導致"胎膜早破"。一旦發生胎膜破裂,羊水就會大量地流出,使胎兒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活動受到限制,子宮壁緊裹於胎體。如果在胎膜破裂之後沒有及時處理,常常可以引起宮腔內感染,使胎兒在未出生之前就飽受了各種細菌的襲擊。即使胎兒出生後存活,也由於有嚴重的感染存在,輕者可以給嬰兒後天的發育及智力帶來不良影響,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在孕晚期,夫妻間應儘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發生意外。在臨產前1個月,絕對禁止性生活。如果發現破水,要及時請醫生處理。

2、正確護理寶寶小肚臍:新生寶寶出生後要每天檢查臍部,保持臍部清潔乾燥,不要受尿便污染,可以用75%酒精棉棍擦臍根部。臍帶脫落後,臍凹可稍有分泌物或表現溼潤,此時,仍可用酒精消毒。切勿撒消毒粉、未經消毒的草藥、痱子粉等,以防感染。臍部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皮後有膿性分泌物,臍部分泌物有臭味,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因爲除局部消毒、清洗外還需用抗生素治療。

3、細心護理寶寶皮膚:寶寶新陳代謝快,易出汗,又加上臀部皮膚易受尿便的污染,因此,媽媽要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每天給寶寶洗澡;便後及時更換清洗小屁屁,更換尿褲;如果寶寶皮膚有紅疹,要及時治療,防止感染;給寶寶穿的小衣服要經常清洗晾曬。

4、做好圍生期保健:對孕婦定期作產前檢查,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對有感染與發熱的母親應用廣譜、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對有窒息的新生兒的復甦儘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5、做好皮膚、黏膜護理:應特別注意保持口腔、皮膚、黏膜、臍部的清潔,避免感染或損傷。不要挑"馬牙",割"口腔脂肪墊",不要用粗糙不潔的布巾擦洗新生兒口腔,以免損傷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竈,應及時處理,並應用適量抗生素預防感染。

6、對高危兒加強監測:可能發生敗血症的高危新生兒,應嚴密監測。注意觀察新生兒面色、吮奶精神狀況及體溫變化。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