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如何根治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怎麼改比較好

如何根治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怎麼改比較好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做事情拖拉是很多媽媽都有同感的,不過孩子做事情拖拉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爲什麼孩子會拖拉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從孩子一出生,我們其實就在給小朋友養成日常慣例:每隔三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喂多少量,大概多長時間睡一覺,一覺睡多長時間等,就是這些早期的日常慣例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最初的安全感,而也正是這種安全感奠定了孩子成長的基石。

到了孩子一兩歲,他可能還不明白時間的概念,但會習慣事情的順序,比如早起要先喝水、然後洗漱、早餐、出去玩、吃午飯、午休等等,孩子會知道這件事情的後面跟着的事情是什麼,所以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規律孩子的作息,不用精確到分秒,但大致的起牀、入睡等時間是需要固定的。

等到孩子三、四歲,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出他自己的日常慣例表,一定要注意,正面管教的日常慣例表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必須要有孩子的參與,而不是家長給孩子制定好讓他去執行的。而且孩子參與的越多,他會更願意執行。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個睡前慣例表,我們首先可以問孩子:“寶貝,我們一起來想一想,睡覺前你都會做些什麼啊?”孩子可能會說刷牙、看書、洗澡等,如果孩子有遺漏,你可以問問孩子,“那在洗澡和睡覺之間我們還做了什麼呢?”當把孩子所有的答案都記錄下來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第二步,給活動內容排序。可以讓孩子按照時間順序給事情排隊,確定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接下來可以給孩子把每個行爲都拍成照片,打印出來,並且和孩子一起貼在牆上。當孩子有拖延的時候,可以拉着他的手走到慣例表面前問問他,“在你的慣例表上下一項是什麼呢?”

如何根治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怎麼改比較好

到了孩子五、六歲,會有一些課外班,每天的安排就會不同,這時候就可以幫孩子把每天的時間製作成課程表的樣子,每半小時爲一格,讓孩子自己填內容,不會寫字可以畫畫,總歸是要讓孩子自己來制定慣例表。

上了小學,孩子的生活習慣已經基本養成,這時候的重點轉爲學習習慣的培養,可以讓孩子把日常慣例表做成每日任務表,也就是讓孩子放學回家先把當天的任務都列出來,包括學校作業、家庭作業、練琴等等,只要是任務就應該都列進去,甚至包括收拾書包放到家門口、寫完作業後整理書桌等,然後按照任務表上的內容逐項完成,做完一項劃掉一項。

這樣做首先可以讓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事,做完這些事,他就可以玩,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專注度。

其次,當他明確知道自己有多少事情要做,任務量有多大的時候,可以有效防止磨蹭,因爲這些都是他的事情,必須完成。

第三,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落作業,不會到該睡覺的時候纔想起還有功課沒有完成。

在使用《正面管教》“日常慣例表”這個工具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如何根治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怎麼改比較好 第2張

一、日常慣例表一定是要以孩子爲主體來完成的。在孩子低齡階段,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完成,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參與度要越來越高,直到孩子獨立完成。

二、當孩子對一個慣例表感到厭倦時,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做一份新的慣例表,而不是指責或者放棄。

三、慣例表一旦制定,就需要家長和善而堅定的來督促執行。當孩子遵守了慣例表,家長一定要給予及時的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信心和動力。

四、日常慣例的養成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孩子也不是個機器可以按照你編好的程序來自動執行。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

如何根治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怎麼改比較好 第3張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