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教育 > 育兒指南 > 孩子之間有矛盾該怎麼辦?

孩子之間有矛盾該怎麼辦?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比如爭奪玩具,互相投訴,孩子是否被打還手等。有些家長主張家長必須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孩子很弱,大人必須爲他們伸張正義,爲了獲得利益,有些家長認爲家長不能參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事情,這對他的成長更有利。有些家長明確地告訴孩子被打了,告訴老師和家長,不要還手。有些家長強調孩子必須還手,不要吃虧。就像男人一樣,俗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必犯人。

孩子之間有矛盾該怎麼辦?

●究竟是錯誤的?

在討論之前,我們應該先搞清楚孩子之間爲什麼會產生矛盾。首先,3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以自我爲中心,他們總是認爲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不知道共享、合作、輪流這些遊戲的規則,爭奪玩具是常見的事情,而且幼兒在語言發展時期,口頭表現力還不強,內心的要求和意志不能及時、適當地表現出來,所以經常用行動代替現在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當然是中心,大家都爲他服務當然,兒童之間的攻擊並不完全是惡意的。有些孩子因爲太喜歡對方,所以不能擁抱、擁抱、拉頭髮、咬人。這些不重要的行爲想引起對方的注意,他們想互相交流,得到彼此的喜愛。

●那爲什麼有的孩子富於攻擊性,而有的孩子卻相反呢?

我們知道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兒童出生後就有氣質即神經類型的差異,如有的孩子活潑靈敏,有的則沉靜呆板。我們做父母的成人之間都有這樣的差異,就更別說孩子了,孩子的氣質類型與他的社會性發展,比如對他人情感的感知、如何與對方相處等等是緊密聯繫的,這就是爲什麼面對爭吵,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們只能根據孩子的本能積極引導,不能根據監護人的意志強制改變,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爲什麼現在父母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急於解決?

孩子是獨生子女,是掌中寶,不能被欺負,也不能受到任何損傷,孩子被欺負,不說疼愛,臉也沒有光,這是父母珍惜孩子愛臉的心情,同時社會競爭的激烈感覺是弱肉強食的社會,從小就不抵抗,不保護自己,不爭取自己的權利,長大後必須落後,被毆打事實上,未來的成功取決於綜合素質其中最重要的是德行、情商,不是簡單的強大與否,而是不能幼稚地認爲孩子敢於反擊是勇敢的,今後會成爲大事。

分析了這麼多,能簡單地找到答案嗎?不用我說,家長們也應該反省。

第一,不可惜。

兒童之間的矛盾是他們世界上的童話,有着我們成年人無法理解的邏輯和秩序,很多家長不是感慨父母之間還在那裏吵架,而是孩子和好的尷尬局面嗎?因此,父母不應該用成人的公斤來衡量孩子之間的矛盾。他們的矛盾很簡單,父母不必擔心,父母不必親自出場,必須決定勝負。但是,我不能忍受孩子被欺負。我該怎麼辦?社會環境就像天氣一樣,不可能總是風和日麗。下雨後,我們必須找到解決辦法。下雨會讓他學得更快,讓孩子受到挫折,需要挑戰。父母必須放鬆心情。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在適當的程度內,孩子就能自然成長。

第二,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

有些家長認爲應該禁止孩子和那些有攻擊性的孩子交朋友,這種逃避的辦法也不可取。學習如何與人交往是個人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孩子長大,面向社會,他必須承擔風險和責任,只要一味避免,就會給社會帶來不信任感,結果什麼也做不了。孩子有權選擇朋友,父母不能用大人狹窄的眼光來評價和限制。

第三,不要妄下結論。

小朋友之間的個性差異很明顯,但各有優勢,而且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豐富和後天環境教育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年輕父母不可隨便認定孩子是否就是一個愛打架的壞孩子或者一個軟弱膽小的笨孩子,更不允許給孩子灌輸這樣的判斷標準。每個孩子都有優缺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纔是這個階段小朋友們應該培養的素質。

第四,不要論事。

認爲孩子受欺負就是膽小、懦弱,要想不被欺負,就得還手,比對方還厲害!這種思維大錯特錯。威信是靠什麼建立的,打架,打架?其實,智慧、感情、德性的力量比這種身體的力量大得多。我們不是教孩子如何還手,而是教孩子和人友好交往,用豐富的知識和善良的感情吸引更多的孩子,周圍的好朋友多了,他的力量自然會成長,這就是我們成人世界的權威。

所以我們要看到事情背後,往遠處想,孩子要戰勝的不僅僅是這個曾拽一下她小辮子的小男孩,而是以後她所要面對的更多挑戰,這些挑戰來自方方面面,絕對不是“還手”可以解決得了的。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