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教育 > 育兒指南 > 父母要在愛與管教中平衡

父母要在愛與管教中平衡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是權威還是朋友

父母要在愛與管教中平衡

-在愛與管教中均衡

父母的權威應該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在愛中儘快有效地引導孩子,在孩子獨立的時候,適度撤退,減少控制,發展孩子的自主性,減少權威,成爲朋友。

對於大多數中國家長來說,權威與家長制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聯繫。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等級制度,儒家文化中尊重的孝順和長幼有序的觀念,長期以來容易引起監護人絕對權威和孩子絕對服從的教育模式。朋友代表平等的地位和關係,包括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以人爲中心的觀念,形成了傳統家長制教育的挑戰,在當今家庭教育中特別受到重視。但是,父母的權威與朋友的角色不對立。後者代替前者進入了另一個誤解。因爲父母也有責任管理孩子,讓他們走當行的道路。孩子也要孝順父母,服從家庭秩序。因此,父母是權威的還是朋友的問題需要明確父母的角色、孩子的角色和雙向交流的關係。

父母的作用,在愛和管教中尋找平衡點

我們一般將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分爲權威型、專制型、放任型和無視型4種基本類型。前兩種類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是高控制的教養方式。後兩種類型的父母傾向於不提要求,但由於沒有規範和監督力,在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很少爲他人考慮,缺乏責任感,輕視權威。

在這裏,權威型是民主最好的教育類型。這樣的父母在行使權威時,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要求遵守。給予孩子良好的行爲支持和肯定,對不良行爲表示不快。他們對孩子表達熱情和愛意,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意見,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這種高度控制、情感接受和溫暖的教養方式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女孩子獨立自主性強,男孩子友善,合作性高。

相比之下,專制型父母在情感態度上更傾向於拒絕和忽視孩子,要求孩子無條件遵守規則,但缺乏對規則的解釋。孩子不按要求做,就強迫孩子做,懲罰孩子。因此,孩子容易膽小、畏縮、抑鬱、焦慮。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容易出現敵對的反應。當男孩遇到挑戰時會變得極其憤怒,而女孩依賴性強,面對挑戰採取迴避的態度。

可見,父母的權威與專制是不同的。權威的監護人在管教孩子的同時,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樣傾聽和交流,建立信賴和理解的關係。

權威性的教育方式可以積極地促進兒童的發展,但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往往對兒童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觀念。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家長更強調嚴格的管教。但是,這種以教訓爲特徵的教育方式並不像專業型的監護人那樣向孩子表達敵視和拒絕。相反,這種控制和管制不僅意味着管理,還意味着對孩子的愛,嚴格的慈善。這種教養特點有利於家庭權威的形成,有利於兒童內化社會規範,發展以羣體價值爲主導的社會關係,但同樣壓抑兒童的獨立意識,形成許多遵循行爲。因此,家長需要了解自身在兒童教養方面的特點及其在社會文化體系中的適應性意義,在愛與管教中尋找平衡點。

孩子的特徵會影響父母的角色

孩子的特徵和父母的特徵之間是雙向的。兒童的氣質特徵、出生順序、年齡和心理髮展水平都構成了每個兒童的獨特性。相應地,這些特徵和變化也會改變父母的角色。例如,有些孩子天生喜歡哭泣,活動水平高,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容易厭煩和責備,多采用簡單直接的管教方法,對於父子關係緊張的容易交往的孩子,父母喜歡積極應對他們的要求,交往的數量和質量也很高。

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父母角色的變化

一個孩子在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也會對父母的角色提出不同的要求。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父母的愛和關懷,隨着孩子活動範圍的擴大,父母的控制和約束也越來越多。2歲的孩子,一方面強的父母需要發展安心感和自信,另一方面,用跟進、哭泣等手段控制父母達到自己的願望,挑戰現有的規則和父母的權威。這一階段,父母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威信,將問題帶到兒童以後的發展階段中。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反抗期出現時,纔會發現許多溝通上的問題。大量青少年關係問題與兒童母子關係的建立有關。

父母的作用就像支架。開始時是全面的支撐。當孩子會走路、會自己吃飯、能夠獨立學習和思考時,支架就可以隨之逐步地移去。到青少年期,孩子趨於獨立,支架的作用就比較小了,父母的強勢地位就不明顯了。因此,父母的權威應該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在愛裏及早有效地引導孩子,而在孩子能夠獨立時,就適度撤出,減少控制,發展孩子的自主性,淡化權威,成爲朋友。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