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教育 > 3-6歲 > 對兒童癲癇的七種錯誤觀點

對兒童癲癇的七種錯誤觀點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癲癇是一種普遍的腦出血症狀,主要表現爲忽然產生的短暫性作用出現異常(如腦血管意外,身體抽搐),有不斷髮作的趨向。少年兒童發病率高過成年人,每十萬少年兒童中有40~50人生病。癲癇可比較嚴重危害兒童精神實質及智能化生長髮育,在預防少年兒童癲癇時要改正下列不正確的瞭解。

對兒童癲癇的七種錯誤觀點

把高熱驚厥當做癲癇 有很多人覺得,小孩高熱驚厥發作便是得了癲癇。一家人嚇的是睡不香飯食慾。事實上,據調查,全人口數量大約3.5%的人以前經歷一兩次高熱驚厥發作,在其中癲癇者僅佔0.5%。

得了癲癇終生難愈 經臨牀醫學觀查確認,只需給與有效治療,75%~80%的患兒可以徹底恢復。良好癲癇在少年兒童癲癇大約佔30%上下,它的特性是大腦發育不受影響,藥品治療能良好控制發作,到青春發育期後能夠治癒。

癲癇患兒上學好加劇病況 自身小孩確診有癲癇,親人怕危害小孩之後的工作中、談對象等,就想盡辦法爲小孩瞞報病況。有的怕孩子上學動腦會促進癲癇發作,就不許孩子上學。實際上,對絕大多數癲癇患兒而言,動腦是不容易促進癲癇發作的。

有癲癇就不可以娶妻生子 很多人認爲,小孩擁有癲癇,長大以後不可以娶妻生子。實際上,癲癇是一種多要素引起的病症,除非是彼此均有大家族基因遺傳史,只需留意防止,癲癇患兒長大以後並不是不可以娶妻生子。

在藥品治療中急功近利 現階段,藥品是癲癇優選治療方式,只需堅持不懈科學研究系統化用藥,大部分病人的病況便可以良好控制。許多父母急功近利,期待短期內治療就能根除,絕不發作。這類期待本無可非議,但現階段無論世界各國或是海外,都不可以做到這一規定。

長期性用藥會使小孩“變傻” 有一些患兒父母抵抗癲癇治療存心存僥倖,盼望不容易再發作;或怕小孩長期性吃藥後“變傻”或“吃壞肝部”不願意用藥;或封建迷信說白了“民間偏方”;或因性情急躁而經常傷口換藥。那樣,通常會使功效減少或造成治療不成功。儘管,治療癲癇的藥品對自主神經有一定水平的抑制效果,但副反應僅爲一過性的,其負面影響要遠遠地低於癲癇發作自身對腦作用的損害。如果不接納恰當治療,不但發作會愈來愈經常,並且還會繼續比較嚴重危害神經中樞精神實質作用,發生智商、肌張力障礙或感情出現異常等。

治療時用藥愈多愈好 現階段中國治療癲癇有很多不靠譜之處,如與此同時應用5~6種藥品、各種各樣掩埋治療法、在說白了中藥方劑里加藥物等。這種不正規治療法仍未歷經科學研究認證,若隨便應用,一旦發生副作用,會給治療導致更高的艱難,期待患兒父母三思而行。用藥一定要把握嚴苛的標準,大部分患兒單藥治療就可以得到令人滿意功效,極少數病況難除、治療艱難的患兒,可選用兩三種藥開展協同治療。協同用藥務必在專業醫生的具體指導下開展,不然有可能在沒有提升功效的與此同時,反倒會使藥品的不良反應累加;吃藥要做到一定治療過程,僅有歷經充足觀查後證實藥品失效時,纔可在醫師具體指導下慢慢換用另一種抗癲癇藥;應該始終堅持長期性用藥,很多的臨牀實驗說明,癲癇患者在操縱2年之內斷藥,大概有30%~40%的複發性,而2年後斷藥複發性則會大幅度降低;癲癇患兒應在發作獲得操縱後,再保持用藥2~四年。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