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物品 > 教育資訊 >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爸爸媽媽生了我們,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感恩的,但是如果將你帶到世界的是原生家庭呢,那估計只有噩夢,那麼怎麼走出這種感覺呢,我想大家應該不希望自己處在原生家庭中,怎麼擺脫呢,本站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吧。

1.改變觀念:人生際遇/不可選擇。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喜怒哀愁,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很多人總是在抱怨自己的命運,總覺得自己是最慘的。其實不然,你永遠不是最慘的那一個。

在我父母離異的時候,我剛上大一,曾經一度抑鬱,直到我遇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告訴我:人生際遇不可選擇,往往不可兼顧,任何解決方案只有相對合理,沒有絕對有利。我突然恍然大悟。每個人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不管好壞,該過去的會過去的,不該過去的也會過去。如果有朝一日,父母有機緣認識到自己問題,有懺悔自省之心,那是我們子輩的福分。如果沒有機緣,我們也不能讓自己深陷裏面一輩子。而是該成長自己,讓自己的力量生髮出來後,影響到父母,幫助他們成長。我們面對很多既定的人生事實,並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不是消極,而是大智慧。比如,一碗麪湯灑在牀上,很多人第一時間是憤怒、暴躁、煩惱,而這已經是事實,我們該做的,首要應是想辦法如何去處理。這是一種思想的轉變,接受所有發生的一切,需要強大的心靈。

人生無常。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苦難從來不是什麼墊腳石,但你卻能從苦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而這一切的發生,都建立在你對已經發生的一切,有一顆悅納之心。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其實,人離開誰都能活,生命的真相是自己愛自己。一切以別人眼光和看法爲前提的生活,最終都會遭受滅頂之災。總是以受害者身份去揣度身邊的一切,總去否定一切關愛和祝福,陷入無限循環的自欺欺人和自怨自艾中,就會形成一種讓人不敢靠近、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怨婦形象。所有人都不是最慘的。當你有手有腳,你有父有母,你甚至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屬於自己的存款時,你就應該高興,你該感恩。因爲有的人生下來就是殘疾人,有的人父母天天詛咒他去死,有的人父母車禍雙亡,有的人孩子生出來就不幸夭折。而他們都在努力活着,他們都在拼搏努力,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因爲,他們知道,人活着不是爲了別人,是爲了自己,爲了自己堂堂正正爲自己的綻放而活着。

2.修建港灣:知心愛人/保駕護航。

每個人都會從原生家庭裏,受到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但大多數人是沒有意識到,這些隱藏起來的傷害,其實是需要去療愈的。少部分人在接觸心理學之後,採取一些心理學技術進行療愈。比如催眠/家排個案/薩提亞雕塑等,進行事情的回溯,打破內心的禁錮,釋放真實的自我。還有一部分人,通過自學來進行自我療愈。而這兩種方法,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採用技術進行療愈的,往往會因引導者的問題,而產生二次傷害,或者盲目依賴技術,開始信奉外在力量,而沒有生髮自己內心的力量。至於自己療愈的人,自然問題就更多,很容易產生極強的偏執,並且有意無意開始隱藏自己的問題,很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問題。其實,有一種療愈方法,是最便宜、最有效、最持久的——那就是夫妻之間的互相療愈。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第2張

諸位。天底下沒有第二個人,比你的愛人更適合來療愈你。

而往往我們把這位免費的療愈師,拋在一邊,而且還要去貶低他/瞧不起他/傷害他。最好的療愈師,反而成爲了療愈最大的敵人。

一個人在結婚,建立新的家庭之後,最親密的人已經從父母轉變爲了愛人。朝夕相處的愛人,本應該是你最忠實的同盟軍,是你最好的朋友,是你最值得依靠的港灣。因爲,比起在外面,你在家裏更真實。比起在外人面前,你在愛人面前更真實。那些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有形的/無形的,都在愛人這面照妖鏡面前,一覽無餘。所以,我們在愛人面前不會裝,也沒法裝。要想療愈傷害,首先要面對傷害。而要面對傷害,需要強大的內心。誰能給你這份信心呢?只有你的愛人。相信和依賴任何心理諮詢師,或者什麼鬼人生導師的,都不可能真正破繭成蝶。只有愛人之間的互相療愈,纔是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治本之道。婚姻不僅僅是就生個孩子,過個日子。它的真正真諦:是成長,是互助,是支持,是相守。它需要夫妻雙方都學會理解,真愛,寬容,甚至是犧牲。如果看不透這一層,就永遠不可能得到這個免費的療愈師。

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最值得信任的,最值得你付出感情的,就是你的愛人。只有他,會陪你一輩子,父母和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當你老了,終於明白人生不過一場夢的時候,你會發自內心地感謝陪伴你那麼多年的另一半,因爲有他,你這輩子纔不孤獨。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第3張

3.昇華心性:舍自身苦/生慈悲心。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其實都是內心破繭成蝶的變化。

我曾經痛恨我的父母,小的時候想過殺死他們,因爲討厭爸爸,在家裏的全家福照片上,用筆戳穿了照片上爸爸的眼睛。討厭媽媽,有一天在爭吵的時候,把她手上拿着的錢,一把搶過來,全都摔在她臉上。但是我又深愛他們,我知道他們也深愛我。這種畸形、痛苦又糾結的心理,一度讓我內心極度黑暗。直到我步入道門,差不多同時,學習家庭教育之後,纔開始慢慢緩解。我開始回看父母所做一切的時候,站到了更高的地方,我開始看父母他們的原生家庭。爸爸天生英雄氣概,氣度非凡,生不逢時,無可奈何。天性被環境壓抑,才自暴自棄,淪落至今。媽媽的兄弟姐妹,都是非正常死亡,家族凋零,形單影隻,勞頓一生,從未停歇。我看到這些,才真正能試着去理解,父母太不容易。我以前總覺得,父母欠我一個道歉。總認爲是他們的錯,才讓我那麼痛苦。而他們卻從不知道這些,還以爲自己都是對的。這種想法,隨着我不斷學習和成長,隨着修行日增,開始發生本質的變化。在他們面前,我開始不再關注自己過去受到的傷害,而是感受他們現在的心性狀態。你會發現,你開始變得淡定,變得從容。你眼睛裏多了一份父母的白髮,心裏就多了一份對父母的憐愛。這是很自然的轉變,這是愛的生髮。

他們曾是受害者無疑,而且是痛苦的受害者。他們曾是施害者無疑,卻是無心的施害者。只有你對父母的這份愛出來了,你纔是真正長大了。這纔是我們講原生家庭的真諦,是你看到父母的背後的萬般艱辛,從來處來,到去處去。你才知道,他們也不過是沒有長大的孩子,是受傷的孩子,是渴望被愛的孩子。

慈愛衆生,給與快樂,稱爲慈。

同感其苦,憐憫衆生,稱爲悲。

等你上去了,往下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撥開層層迷霧,你才能看到霧裏面那顆熾熱的心,會讓你熱淚盈眶。那就找回了你自己。

4.浩然之氣:拒絕呻吟/自立自強。

如果說療愈,每個人都需要。

自從心理學進入中國,有心理疾病的年年增多。我經常想一個問題,有沒有人調查一下,中國古代得心理疾病的比例是多少呢?爲什麼現在的人,就這麼脆弱?其實,所謂的心理疾病,也只是一種定義,這是一種“名”。道祖說: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告訴我們不能執着於這些表面的定義。也就是說,你可以稱之爲有心理疾病,你也可以說成是別的。我們不能給自己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就沉淪其中。現在的人只要有點情緒上的變化,就說自己有心理疾病,就想着去療愈。有一個人,還曾很自豪地告訴我,自己有雙重人格,就像在炫耀一樣。這可能是真有病。這說明,心理疾病這種“名”,給很多人錯誤的引導。最嚴重的一點,就是把事情擴大化了。看起來是更關注人的心理健康,反而是讓人更脆弱。

其實,人受點坎坷、挫折,那都是正常的,怎麼就動不動要療愈?我總覺得,現在的人都太矯情,不像是中國人。中國人自古就是有骨氣、有正氣、有浩然之氣的。這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我們今天說的是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古人是面對一切人生中艱難困苦的時候,首先想的都是自立自強,而不是找人療愈。我們看看孟夫子寫的千古雄文: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氣吞山河,正氣沖天啊!每次誦讀一遍之後,都感覺渾身充滿力量,這種浩然之氣本應該是我們平時養着的功夫。而我們都丟了。要說受到精神和肉體的傷害,誰比得上受宮刑的司馬遷?他怎麼沒得心理疾病?還能繼續發憤圖強?你往哪個方向去思考,很重要。你總覺得原生家庭對你都是傷害,你的心胸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狹隘,最後一丁點的事情,都會讓你矯情萬分。人要學會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要從古往先賢中找到精神的榜樣。

莊子的逍遙灑脫,蘇東坡的大氣磅礴,李白的天子呼我不上船,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些都能讓內心多一份開闊,這就是最好的療愈,這是精神力量的傳承……

可惜啊,可惜啊!

悲乎哉!

我們的文化斷層了。

祖先的精神血脈的傳承所剩無幾。

才被現在這些矯情、懦弱、小氣的文化所代替。

陽明先生說: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有了在事上磨的心性,我們再回看原生家庭,自然就坦蕩多了。

諸君,你要是曾經受原生家庭的磨難,那是老天爺對你的特別關注。只有經歷大是大非,受過大起大落,才能大徹大悟。而這一切,都是你自己決定,要不要去接受,要不要去勇敢,要不要成長。

其實你真正從原生家庭中走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會像傳銷洗腦一樣哇哇大哭,而是很平靜,很淡然。那是你真正長大的標誌,也是你人生真正意義上的開始。那寓意着你真正開始作爲一個心靈獨立的人,去面對這世界上的一切。那昭示着,你的心靈從此,不再受任何人的束縛和綁架。

你才真正成爲一個,自由人。

人總要學會長大:放過你的原生家庭吧。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