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指南 > 食材 > 紅燒油麪筋

紅燒油麪筋

來源:媽媽百科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油麪筋是一種傳統油炸美食,一個個色澤金黃,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來鮮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維生素與蛋白質。油麪筋作法有很多種,如果想要鮮香適口,外酥裏嫩,味美多汁,紅燒油麪筋是就是不錯的作法。具體怎麼做紅燒油麪筋呢?可以接下去看看。
紅燒油麪筋
紅燒油麪筋的作法

油麪筋的作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將油麪筋翻炒再放入些蔥段,炒熟即可,這也很好吃。還有一種作法味美也很簡單,而且回味無窮的。那就是紅燒油麪筋。吃過紅燒肉,紅燒排骨,紅燒魚等等,這些肉菜做起來都非常好吃,可是有沒有做紅燒素菜也能有這種口感的呢?紅燒油麪筋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做法:

材料:油麪筋15個、香菇5朵、胡蘿蔔半根、萵筍半條、蒜頭三瓣、蔥、醬油(或者生抽)、糖少量。

步驟一:將香菇,胡蘿蔔,萵筍,蔥等洗淨瀝乾水。胡蘿蔔,萵筍切片,香菇切成小塊,蒜頭去衣,切好蔥花。準備就緒後就可以下鍋炒了。

步驟二:燒熱鍋後放油,先放蒜頭炒香,炒出香味後放下胡蘿蔔一起炒,再下香菇翻炒,接着放萵筍。快速翻炒。

步驟三:這時再放麪筋一起翻炒,加上調味品:鹽,醬油(或者生抽),少量的糖。翻炒均勻後,加一碗水,蓋上鍋蓋燜至熟透。

步驟四:等待燜熟後,鍋裏還有點水,這裏加上蔥花。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鍋了。

紅燒油麪筋的烹飪技巧

油麪筋本身油份較大了(它是麪筋在油鍋高溫快速炸出來的,含油量高),用蔬菜搭配時,開始炒蔬菜時油少放一點。不加些蔬菜做出來的紅燒油麪筋,口感比較單一,吃起沒有層次感。所以建議可以加些紅蘿蔔、芹菜、萵筍等等一起炒營養會豐富些,也比較好吃。

在烹飪紅燒油麪筋時,我們要注意一下:

首先,在準備的蔬菜材料要切薄一點這樣可以快速入味和炒熟,要切的都準備好,不要炒到一半發現萵筍沒切好啊,蒜頭沒剝好等情況。所以等材料準備就緒再炒。

其次,將蔬菜先炒再放麪筋,而不是先炒油麪筋再炒蔬菜呢?因爲油麪筋很快熟容易炒糊。給你一個生活小貼士,無論是炒菜或者炒肉,最好都是熱鍋冷油,燒熱鍋後再放油,這樣不會破壞油裏的物質成份和營養。

再次,加入的鹽,醬油,糖之類的調味品,一定要翻炒均勻。

最後,是加水,水放多放少都不好,如何做到放水適量呢,我們可以加到水剛剛淹沒鍋裏的食物表面。儘量把水煮到收幹。依照各人的口味,有些人喜歡口味重一點的,可以加上些紅辣椒或者花椒。

紅燒油麪筋的營養價值

麪筋又分油麪筋、水面筋、烤麩幾種。油麪筋用手團成球形,投入熱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油麪筋除可直接入烹外,常用於鑲餡成菜,如“油麪筋塞肉”等,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見菜餚。那它的營養成分怎麼樣?

每100克油麪筋營養成分:能量490千卡;蛋白質26.9克;脂肪25.1克;碳水化合物40.4克;膳食纖維1.3克;維生素E7.18毫克;鈣29毫克;磷98毫克;鉀45毫克;鈉29.5毫克;鎂40毫克; 所以油麪筋雖然熱量高,但它還是富含其他很多的微量元素的,適合人體的吸收。特別是油麪筋可以和很多蔬菜搭配,所以在補充熱量的同時,還可以補充的豐富的營養。

紅燒油麪筋的熱量高嗎

麪筋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由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組成。將麪筋粉加入適量水、少許食鹽,攪勻上勁,形成麪糰,稍後用清水反覆搓洗,把麪糰中的活粉和其它雜質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麪筋。將麪筋用手團成球形,投入熱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爲油麪筋。所以很多人就會問油麪筋的熱量是不是很高?

答案是肯定的。油麪筋每100克熱量爲490大卡。它的熱量和同等分量的五花肉(每100克熱量爲395大卡)不相上下,我們吃的飯的熱量也就每100克中116大卡左右。可以明顯看出油麪筋的熱量還是比較高的。所有平時不能多食用油麪筋,如果想的真吃,還是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把油麪筋飛水(就是將鍋裏的水燒開後,把油麪筋放在水裏煮幾分鐘再撈出來),這樣做可以去除很多的油份。

油麪筋雖然是熱量高,但我們從它的成分表中可以看到它除了熱量還是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並不是說就不可吃了。而是要少吃。避免增加胃的負擔,還將導致胃蠕動減弱,容易造成腸胃消化不良。

紅燒油麪筋的適合人羣

一般人羣均可食用,尤適宜體虛勞倦、內熱煩渴時食用。

由於油麪筋是把麪筋揉成小圓團放在油鍋中快速高溫炸出來的,經過了高溫後它是熱量會高出很多,雖然油麪筋可以促進食慾,消煩。也可以做出很多花樣,所以成爲很多家庭餐桌的菜餚之一。它又是介於豆類和動物性食物之間的特殊食物,但以下這種人就儘量少吃:

1、老人家。他們本來牙口就不太好,油麪筋是有勁道,難嚼爛。

2、肥胖者本身熱量就很高了,想減肥都回不及,再食用這種高溫油炸的食品更是雪上加霜。

3、小孩子,容易上火,所以也要少吃。

食材
能不能吃
保健食品
四季養生
食譜
營養
養生飲食